网易|评论|被玩坏的“网抑云”:能治愈吗?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评论|被玩坏的“网抑云”:能治愈吗?
以“丧”为标榜 , 为自己找宽恕的理由;以“丧”为标签 , 寻找共情的同伴 , 这时的“丧文化”其实是安于困境的挡箭牌 , 最终只能形成对现实的“习得性无助” 。
8月3日 , 针对舆论漩涡中的“网抑云” , 网易称将推出“云村评论治愈计划” 。
相对于其他音乐平台甚是“骨感”的评论 , 网易云每一条音乐的评论都十分丰满 , 而且“充满情怀” , 甚至比音乐本身更打动人 。 这成为网易云音乐的吸粉利器、流量中坚 。 据去年网易披露的数据 , 网易云音乐总用户数已突破8亿 。
但当网易云渐渐拥有“网抑云”这个别名 , 人们忽然发现 ,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已经被玩坏了——“有的人8岁就死了 , 80岁才埋 。 ”“我今年12岁 , 已经重度抑郁症20年了 。 ”“妈妈在我出生前就走了 , 现实里没有一个人理我 。 ”“今天看了看 , 30楼好像也不高 , 人间不值得 。 ”“挺好 , 下辈子不来了……”
“生而为人 , 我很抱歉” , 这一“丧文化”的代言句式 , 时下是“网抑云”的入门暗语 。 一个“丧”字 , 成为网易云音乐的标签 , 也成为“网抑云阴乐”别称的由来 。 而且 , 一些用户为了自己的评论能够获得更多关注、更多点赞 , 甚至开始编造卖惨故事以及对此类故事的复制粘贴 , 一时间 , 浓重的抑郁情绪充斥评论区 , 影响了其整个内容生态 。
网易|评论|被玩坏的“网抑云”:能治愈吗?
本文插图

网易云回应“网抑云” 图据微博
该否治愈?能否治愈?
对“丧文化”的评价 , 一直以来见仁见智 。
辛弃疾说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其实谁的少年时候都曾与愁相伴 。 丧 , 并不是哪一代人的特殊拥有 , 每一代年轻人都是如此 , 在充满自我探索 , 充满梦想的路上渐渐发现世界的真相 , 面对真相 , 艰难地保持自我 , 有时也不得不放下一部分自我 。
海德格尔名著《存在与时间》中 , 也可以捕捉到“丧文化”的蛛丝马迹 。 在他的思考中 , 人的生存有两种状态 , 本真状态和沉沦状态 。 在沉沦状态 , 人们日常“共在” , 混迹于世 , 没有自我反省;而在本真状态 , 人们“向死而生” , 真正意识到生存的有限性 , 从而激发出生活的自觉 。 从某种角度而言 , 丧 , 就是一种“向内看” , 是对生存有限性的自觉 。
但是必须看到 , 时下流行的“丧文化” , 有太多对主流文化、主流价值的偏离 。 看看那些“丧文化”金句 , 比如“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 , 但翻身后还是咸鱼” , 说的是因自身努力太过渺小而努力无意义;再如“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 , 你努力还有什么用” , 表达的是对追逐理想生活的无望感 。 “丧文化”似乎倡导的是 , 为了避免失望所以提前放弃 , 奋斗未必有结果所以不如“静静” 。 这样的“向内看” , 可能激发对生存有限性的自觉 , 但却未必能激发对生存责任的承担 。
一些“丧文化”热衷者辩解 , “丧”只是一种暂时的情绪宣泄 , 明早太阳依旧升起 。 但情绪不是水龙头 , 不可能随开随关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提出“有限理性”概念 , 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 。 也就是说 , 情绪对大多数人都有着超越理性的巨大影响 。 以“丧”为标榜 , 为自己找宽恕的理由 , 以“丧”为标签 , 寻找共情的同伴 , 这时 , “丧文化”其实是安于困境的挡箭牌 , 最终只能形成对现实的“习得性无助” 。而当“丧”情绪形成群体效应 , 其消解力不可小觑 。
显然 , 网易云主动提出“治愈”计划 , 是意识到了“网抑云”的隐蔽危害 。
其实 , 对于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功能 , 前几年圈内就有很多讨论 , 甚至还有学者专门以网易云音乐为案例 , 解读娱乐类网络社区的用户评论传播学 。 以个体情感为切口 , 网易云音乐的确发现了吸引“流量”的独特路径 。 2018年 , 网易云音乐曾经搞过一次“照见自己”的地铁营销——“总有一天漫漫长夜里 有人陪你说话 有人等你回家” , 文案非常打动人 。 但惜乎网易云虽然抓住了“孤独”这个“个性”场景 , 但并未找到将这一场景养护在健康框架内的有效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