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问号妈妈|还是无意说谎!3个步骤教你如何应对孩子说谎,分清孩子有意说谎

最近看到朋友圈有一个妈妈分享了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婷婷在表姐来家里的两个小时后 , 非常生气的告诉了妈妈自己特别不喜欢姐姐还动手打了她 , 妈妈在询问姐姐后 , 发现姐姐并没有动手打人 。 就告诉婷婷“作为小朋友怎么能这样随便说谎呢?姐姐送给你礼物还带你出去玩 , 你应该要学会爱姐姐” , 而婷婷依旧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想法 , 妈妈就用更硬的语气告诉婷婷 , 这样是错误的 , 不可以不喜欢姐姐 , 最后婷婷一脸不情愿的去和姐姐一起玩 。 面对孩子的举措 , 婷婷妈妈在最后写道 , 自己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 我们不能这样干扰孩子对于事物的喜好决定 , 或许真的是有什么原因 , 让孩子不喜欢姐姐 。 而自己的这种做法 , 无形之中便是让孩子在说谎 , 做孩子不喜欢做的事 。
我去问了这位妈妈后续的情况 , 她告诉我 , 在通过私下和孩子沟通的时候 , 孩子说是因为姐姐在没有经过同意的情况下拿走了她喜欢的洋娃娃 , 并且孩子询问过姐姐能不能还给她的时候 , 遭受到了姐姐的拒绝 。 虽然姐姐和她分享了小礼物 , 但是对于姐姐拿走洋娃娃的行为让婷婷很难接受 , 所以才选择说姐姐动手打人 。
小问号妈妈|还是无意说谎!3个步骤教你如何应对孩子说谎,分清孩子有意说谎
文章图片
01
孩子为什么会选择说谎?
随着孩子的成长 , 家长会慢慢发现孩子对于某些事情 , 不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 或许其中有的是善意的 , 有的可能是恶意的 。 但是孩子为什么会选择说谎呢?我将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从家长的角度来分析:
一方面 , 当孩子说谎时 , 问题可能根本不出现在孩子身上 , 而是父母在不自觉间 , 让孩子不敢讲真话 。 当孩子处于7岁以下的时候 , 思想还不是很成熟 , 没有明确的是非观 , 对于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一般会本能的做出真实的反应 。 而在一般情况下 , 孩子的喜怒哀乐表达 , 往往都是存在一些原因的 。 当孩子说出真实的感受时 , 家长就会用自己的主观意识让孩子承认错误 。 而这时孩子的心里想法便会是 , 讲真话爸爸妈妈会不高兴 , 说了只会受责备和惩罚 。 久而久之 , 孩子只会跟父母说他们想听的话 , 而非自己真正的感受 。
另一方面 , 其实有可能孩子只是想要得到更多的爱和关注 。 很多家长习惯性地把孩子的品行问题归结于孩子自身 。 家长容易忽略的一点是 , 孩子的品德习惯 , 正是家长的教育方式长期塑造而成的 。 在责怪孩子小小年纪就说谎之前 , 家长应进行反思 , 自己心中是否早就有一套标准的答案 , 只愿意从孩子口中听到自己想听的话 , 而不是真心的想知道他们的真正想法是什么 。 作为家长 ,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一直单纯、善良、纯洁 , 但是其实作为家长本身的我们 , 都会遇到一些不属于恶意的负面感觉和想法 。
小问号妈妈|还是无意说谎!3个步骤教你如何应对孩子说谎,分清孩子有意说谎
文章图片
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分析:
我们先举个例子 , 一个心理学家在做调查问卷时 , 问了一些成年人在他们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谎言是什么 。 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在小时候偷走了妈妈的钱说了谎 , 弄丢了东西和妈妈说谎是被小朋友抢走的等等一系列在成人眼里很小的一件事 。 所以也就是 , 孩子在童年阶段 , 会将当一个好孩子视为最重要的任务 , 当孩子在说谎的时候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个不听话的小朋友 , 而这一切都是家长对于孩子定下的一个标签 。 而这个标签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 , 乃至于多年以后 , 他们依旧会认为这是人生最严重的谎言 , 孩子比大人更觉得说谎者是一个坏人 , 任何不好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
一方面 , 孩子的谎言属于无意说谎 , 7岁以下孩子的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 有意想象才刚刚开始萌芽 。 孩子经常会把现实的与非现实的相混淆 , 他们常常对未来的事物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幻想 , 有时把幻想当成现实 , 把一些事物夸张化为不真实的程度 , 从而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 。 这类说话纯粹是无意识的和不自觉的行为 。 幼儿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 , 属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