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黄廉捷‖石岐自行车厂的前世今生(见证中山70年/纪实4)( 三 )


“你的自行车是这家厂生产的吗?”
“不是 , 我当时买的是二手车 , 不记得是什么牌子了 。 ”
据郑阿姨讲述 , 厂搬到长洲后 , 自己上班的路程就远了 , 还要过桥 , 她只好踩自行车去上班 。 “当时上班是‘三班倒’ , 路好远 , 七点上班 , 好早就起床了 , 先把儿子送到托儿所 , 然后去上班 。 当时厂好旺 , 事情也多 , 我们做自行车的飞轮、外壳、轴芯 , 还有磨光 , 把一个成品给做完 。 ”

郑阿姨说 , 厂刚搬到长洲时 , 生产形势最好 , 生产很多零件 , 速度也很快 。
“当时有工资与奖金 , 一个月29 元 。 ”
郑阿姨讲 , 石岐自行车厂搬到长洲后 , 迎来了发展的辉煌时期 , 她们经常加班加点赶零件 , 飞轮也做得多 。 但从石岐自行车厂厂史可以了解到 , 石岐自行车厂起步发展时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据“石岐自行车厂厂史”记载:“转厂初期 , 组织是不健全的 , 只有统计员一人 , 供销员两人 , 财务人员两人而已 。 同时由于是合作社转来 , 因而工会也没有成立 。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本厂的需要 , 现设立行政、供销、财务统计等机构管理企业 。 同时还成立工会和实行‘三参一改’ , 共同管理企业 。 另外 , 为了弥补技术力量薄弱和人手紧缺的问题 , 厂里大量培养技术骨干并招收学徒 , 使自行车厂迅速扩充到348 人 。 按生产的情况 , 分铸造、锻工、车工、钳工四个车间和喷漆、风电焊两个组来生产 。 ”

退休多年 , 郑阿姨已记不清自行车厂的人与细节 , 但讲起自己的上班经历还是滔滔不绝 。 “当时要上夜班 , 12 点下班 , 踩车回家 , 岐江桥又关了 , 我们就得搭船艇过江 。 好多人争着上船过渡 , 一条船只能载10人左右 , 还有28 寸旧单车一起 , 在天字码头过渡 。 ”有一次 , 大家都争着上船 , 有一个人不小心从船上掉到江里 , 好在没事 。 “当时从长洲回来 , 路不好走 , 一下雨 , 路上坑坑洼洼 , 像跳马一样 , 晚上还没有路灯 。 ”
讲起夜里上班的事 , 郑阿姨还记得当年的苦与乐 。 讲起当年的经历 , 她显得开心 。
石岐自行车厂的兴办 , 还得益于中山早年机械制造的基础 。 据了解 , 在20 世纪20 年代后期 , 中山水陆客货运输业开始发展 , 汽车、轮船数量相继增加 , 在工业生产中 , 一些简陋的机器如碾米机、压榨机等相继投入使用 , 机器修理业应运而生 。 1956 年2 月 , 石岐机械厂创立 , 这是本市第一家现代机械工业企业 。
在石岐自行车厂档案中 , 还能见到该厂注重以带学徒形式促生产 , “我们不单4 级技工以上带多个学徒 , 2 级技工也带数个学徒 。 并且 , 在一个月左右 , 均能独立操作 , 而成功地将一班改为三班 。 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生产 , 另一方面 , 增加了雄厚的技术力量 , 为我厂生产打出了局面” 。

我查找当时有关长洲的记录 , “1986 年的工业产值196 万元 , 占工石岐自行车厂的前世今生 43农业总产值的34.4% , 还有小学(烟洲学校)、卫生站、市属石岐五金厂、中山自行车零件厂……”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 自行车遍布中山街头 。 在城区上下班高峰期 , 甚至出现了自行车“洪流” 。 据1988 年的统计 , 每万人中拥有0.7 辆公共汽车 ,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 绝大多数市民用自行车代步 , 因而每日上下班时马路拥堵 。 为改善百姓出行方式 , 20 世纪90 年代 , 中山开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 扩大公共汽车营运范围 , 自行车“洪流”渐渐退潮 。 其他地区的情况基本与中山一致 , 自行车的发展高潮也一起消退 。
郑阿姨把自己与石岐自行车厂有关的事都告诉了我 , 她在石岐自行车厂的这段工作经历 , 成为中山自行车零配件发展的最好见证 。 当年生产自行车飞轮的场景还在郑阿姨的记忆中:飞轮打磨时火星四射 , 叮当声时起时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