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观察|REIT的往事,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亚欧最大医疗集团IHH与PLife( 四 )


百汇如何根本解决自己做长医疗的大资本局?通过资本市场募资 , 是想当然的基本手段 。 百汇1975年上市 , 至2007年 , 上市已有30多年 。 因为医疗产业长时间的持续投入 , 百汇需要从资本市场持续融资 , 其股权早已高度分散化 。 至2007年 , 百汇大股东已非传统的产业投资方或创始人 , 而是中国投资界较为熟悉的美国私募基金TPG(持有百汇约23.9%股权) 。
百汇股东故事的另一边 , 则是上文谈到的马来西亚国库公司 。
【简单观察|REIT的往事,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亚欧最大医疗集团IHH与PLife】没有无缘无故的爱!2006-2007年 , 在班台案例上 , 马来西亚国库公司之所以几乎一边倒地支持百汇 , 其当时应该对百汇已有觊觎 。 2008年4月 , 国库公司动手 , 以5亿8100万元买入18.3%百汇股权 , 成为百汇第二大股东 , 之后不断增持百汇股权至约23% , 已接近TPG第一大股东地位 。
TPG作为私募基金 , 其入主百汇的初心应该不是要长期持有和经营 , 而是恰当时候获利退出 。 在国库公司突然入股 , 后续不断增持且已威胁到TPG大股东地位时 , TPG最佳的防范策略是:引入第三方竞价 , 以合适价格售出所持百汇股权 , 全身而退 。
应该是基于这些考虑 , TPG于2010年引入了印度医疗上市公司富通医疗/FortisHealthcare , 并由此引发百汇竞购战 。
2010年3月 , 富通医疗以9.59亿新元 , 向TPG买下其所持在百汇控股23.9%股权 , 之后增持到约25% , 成为百汇的最大股东 。 国库公司经过权衡 , 不甘做百汇小股东 , 于当年5月强势反击 , 发起部分要约收购 , 拟以11.8亿新元收购百汇27.7%股权 。 若此部分要约收购得以实现和完成 , 国库公司将持有百汇超过50%股权 , 大股东地位届时无可撼动 。
应该是自身财力上无法与马来西亚国库公司(有报道说国库公司管理资金规模达万亿美元)相抗衡 , 做小股东又不符合富通医疗作为产业投资方的战略意图 , 富通医疗最终选择了退出 , 将所持百汇24.9%股权全部转让给国库公司 , 投资数月获利1亿多新元 , 也不算败走 。 而国库公司再接再厉 , 以旗下医疗产业平台IHH对百汇其他股东发出全面要约 , 将百汇控股私有化并退市 。 (百汇和IHH与富通医疗的故事还不完 , 我们将在本文第四部分“印度局中局”中进一步讲到 。 )
此时 , IHH以国库子公司和百汇及班台控股公司面目 , 正式亮相!百汇在新加坡及亚洲医疗领域多年征战之后 , 瞻前不顾后 , 摆脱不了资本层面的阿喀琉斯之踵 , 仓促退市 , 成为马来西亚国资公司的下属医疗平台 。
在国库收购百汇之初 , 还有后续保持百汇上市地位或将百汇先退市、再上市的说法和讨论 , 但IHH的出现 , 表明了国库公司对下属医疗平台有了全新的考虑:百汇虽然是医疗业务版图中重要一环 , 甚至是最重要一环 , 但只是一个医疗子品牌;对此时锐意进取、有意四方征战的国库公司而言 , 更需要一个集团层面淡化医疗品牌的控股公司 , 这样旗下各医疗品牌可有表面相对平等和均衡的地位 , 更利于跨国并购扩张 。
应该是在上述战略指引下 , IHH2010年在马来西亚收购国际医疗大学(IMU) , IHH业务版图中有了教育板块 。 而2012年 , IHH更是收购并退市土耳其领先的医疗上市集团Acibadem , 由此拥有了Acibadem旗下15家医院 , 并有了进军欧洲和北非的桥头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