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拉夫·迪亚兹:用“有机”的手法拍电影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学堂持续开讲 , 今天请到了菲律宾新锐导演、独立电影制作人拉夫·迪亚兹 。 2014年 , 迪亚兹凭借《今来古往》获得第67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 。 2016年 , 凭借《悲伤神秘摇篮曲》获得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 , 并最终获得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奖银熊奖;同一年 , 凭借《离开的女人》获得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金狮奖 。
上观新闻|拉夫·迪亚兹:用“有机”的手法拍电影因其作品缓慢的节奏和不可思议的超级时长 , 拉夫·迪亚兹被称为“慢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 。 有意思的是 , 在私人生活中 , 他也是“慢生活运动”的实践者——他不用社交媒体 , 甚至没有手机 。 为了此次大师班 , 他专门录好视频发到上海 , 笑言是“通过这种非正式的影像论文的展示形式” , 与中国影迷展开对话 。
“自然”是与生俱来的精神指引
上观新闻|拉夫·迪亚兹:用“有机”的手法拍电影拉夫·迪亚兹出生在菲律宾一个教师家庭 。 父母都是公立学校的老师 , 为菲律宾偏远地区的四个土著部落工作 。 部落里的人都是靠天吃饭 , 他们认为自然是神圣的 , 他们敬重太阳、月亮、风暴、雨、河流甚至洪水 。 这种发自内心的仪式感 , 给小迪亚兹留下深刻印象 。
但与部落孩子们的命运不同 , 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有能力让儿子接触部落之外的现代生活 , 比如看电影 。 拉夫·迪亚兹回忆说 , 自己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影院里度过的 , “我生活在两种现实之中——一个是菲律宾的偏远地区 , 我在那里目睹了悲惨的苦难和贫穷;一个是电影里让我沉浸其中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 ”
【上观新闻|拉夫·迪亚兹:用“有机”的手法拍电影】这两种童年的“现实” , 直接影响到了拉夫·迪亚兹的职业选择 , 并且通过森林、村落、自然光、黑白色调等元素 , 淋漓尽致地反映到了他的电影作品当中 。 迪亚兹说:“自然 , 是我作品中的重要存在 , 也是我人生中与生俱来的精神指引 。 我是在同自然的亲密交流中长大的 , 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一片深林之中 , 我们的生活是如此连结和依赖于自然 。 这些最终体现在了我的作品里 。 ”
用“有机”的手法拍电影
上观新闻|拉夫·迪亚兹:用“有机”的手法拍电影《历史的终结》(2013)剧照
拉夫·迪亚兹崇尚自然 , 并且别出心裁地用“有机”两个字来涵盖自己的工作风格 。 他这样解释“有机”的含义:“所谓有机 , 就是拥抱流动和变动 , 是愿意在创意过程中被线索和思绪所牵引 , 而不受制于制片厂或电影行业体系长期实践、施加和规定的传统、教条、束缚以及自己感知的局限 。 我的每一次拍摄 , 不论是否已经有一个成形的剧本 , 我都会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写了再改 。 这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 。 当然 , 这也意味着要承担风险 , 开辟未知领域 。 ”
这样“有机”的工作模式 , 当然更加需要团队人员尤其是演员的高度配合 。 拉夫·迪亚兹笑言 , 基本上所有的演员在跟自己合作时 , 都经历过所谓“最初的震惊” , 感到自己的表演体系受到了撼动 。 “这是因为他们太习惯于被人操控和接受指令了 , 他们太习惯于被‘喊停’、有明确开始和结束的拍摄方式了 。 ”不过他表示 , 在演员们认可了他的模式之后 , 整个团队就合作得非常好 。
对于观众普遍好奇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的问题 , 拉夫·迪亚兹的答案也颇有“有机”的意思 。 “一个图像 , 一个声音 , 甚至一种气味都能够激发我的创意、叙事 , 它们甚至会成为触发记忆的通道 。 任何一个想法都具有被拍成一部电影、一个艺术装置、一首歌或一首诗的价值 。 你得在它身上花功夫 , 深入挖掘、追寻并阐释它 。 你需要非常执着 , 要不断推进并坚持下去 , 一直到某个时刻 , 你所有的思路迸发出来 , 千头万绪进化为具象之物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