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Array|凶器与利器的转换,曾国藩与《古剑铭》的轶事

“轻用其芒 , 动即有伤 , 是为凶器;深藏若拙 , 临机取决 , 是为利器 。”语出《古剑铭》 , 出处不详 , 语言精练 , 寓意高深 , 一直为人所传、所颂 。
Array,Array|凶器与利器的转换,曾国藩与《古剑铭》的轶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剑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曾国藩与《古剑铭》的轶事 。
【Array,Array|凶器与利器的转换,曾国藩与《古剑铭》的轶事】咸丰元年(1851年) , 洪秀全在广西举兵反清 , 号“太平天国” , 出广西 , 入湖南 , 攻湖北 , 清军八旗、绿营败多胜少 , 无法遏制太平军壮大的势头 , 清廷上下惊慌失措 , 遂命地方办理团练 , 意图利用地主武装来消灭太平军 。咸丰二年11月 , 清廷命因丧母回乡守制的曾国藩和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团练 。于是 , 曾国藩在湖南长沙、湘潭一带 , 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 , 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 , 称为湘勇 。
Array,Array|凶器与利器的转换,曾国藩与《古剑铭》的轶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曾国藩
咸丰三年8月 , 曾国藩移师衡阳练兵 。期间 , 与其岳父欧阳先生及老师汪觉庵拜访王夫之(明末清初大儒 , 又称船山先生)的六世孙王世全 。在瞻仰船山先生遗物时 , 除了书籍与手稿 , 一把古纹斑斓的宝剑也令曾国藩十分感兴趣 。剑鞘为紫铜皮所制 , 周围钉着密密的银钉 , 五寸长的青铜剑柄 , 被手磨得锃亮闪光 。曾国藩没有想到王船山的遗物中还有这样一把古剑 , 好奇地把它抽出一截 , 立刻见毫光四射 。他脱口而出:“好剑!”便把抽出的部分重新插进剑鞘 , 又继续观看 。
这些细节均被王世全看在眼里 , 又听闻他与罗泽南等人谈及日后集资刊刻船山先生的文集 , 甚是感激 , 于是在宴席上提出要将此剑送与曾国藩 , 并讲起了此剑与王家军功的来历 。王氏先祖 , 出自山西太原 , 后迁至江苏邗江 , 船山先生这一支始祖仲一公 , 当年跟随洪武帝起兵 , 后渡江攻克金陵有功 , 封山东青州左卫正千户 。洪武二十二年 , 进阶武德将军、骁骑尉 。二世祖成公从明成祖南下有功 , 升衡州卫指挥佥事 , 晋同知 , 授阶怀远将军、轻车都尉 , 遂定居衡州 。相传六世 , 绍紫垂荣 , 到七叶而武业中衰 。此后则儒者辈出 。此剑 , 正是洪武帝赐给仲一公的 , 仲一公仗此剑随洪武帝攻克金陵 。
曾国藩一生修身律己 , 礼治为先 , 此剑乃王家祖传之宝 , 怎肯夺人之爱 , 急忙辞谢 。老师汪觉庵劝说 , “世全一片真心 , 且此剑曾立赫赫武功 , 又是当年攻克金陵的吉物 。今日长毛占据金陵 , 世全送与你 , 此乃天意 。将来光复金陵 , 一定非伯涵莫属 。”正是这句“又是当年攻克金陵的吉物”让曾国藩心动了 , 收复金陵 , 忠君报国 , 建立盖世功勋正是曾国藩朝思暮想的 , 于是祗受了这把宝剑 。
Array,Array|凶器与利器的转换,曾国藩与《古剑铭》的轶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剑铭
“轻用其芒 , 动即有伤 , 是为凶器;深藏若拙 , 临机取决 , 是为利器 。”岳父欧阳先生当即在席上赠与此古剑铭 。
Array,Array|凶器与利器的转换,曾国藩与《古剑铭》的轶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湘军
而后曾国藩于咸丰四年(1854年)率领湘军出湖南 , 十数年与太平军激战于湖北、江西、安徽等地 , 麾下兵马数十万 , 且军中掌权者多是其门生故友 。同治三年(1864年)攻克金陵前 , 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 , 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 , 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 , 且当时清廷八旗、绿营已腐朽没落 , 无人可挡其锋芒 , 可说半壁江山已在手中 。数十万兵马 , 既是自己攻克金陵、建立盖世功勋的利剑 , 也是引起朝廷猜疑进而可能被铲除的凶器 。攻克金陵后 , 为了不功高震主 , 自己主动向朝廷奏请裁撤大部分军队 , 以求朝廷安心 , 保全自己成就一世功名 。在裁军的过程中 , 湘军反对者众多 , 最终曾国藩借太平天国降将韦俊的人头为裁军寻得突破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