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为何是在发射一个月后?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为何是在发射一个月后?
本文插图
7月31日 , 中国正式宣布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 。
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在全球亮相 , 不仅彰显着中国卫星导航技术已经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 同时也为全球民众的卫星导航需求提供更多的优质选择 。
大家还记得 , 这颗卫星实际上已经在6月23日发射 , 但为何是现在才宣布正式开通?围绕北斗系统 , 还将产生怎样的应用?
为何发射一个月后才正式组网?
7月29日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网发布一则消息 , 《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入网工作》 , 其中提及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 , 于近日正式入网 , 使用测距码编号61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
事实上 , 早在一个月前的6月23日 , 这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 那么 , 为什么会在一个月之后才“组网”?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陈宏宇对此表示 , 北斗卫星发射后首先要进入轨道 , 因为已经入网的卫星在天上都排好了队 , 新发射的卫星需要通过轨道相位的准确调整才能稳稳地站到队伍里;其次卫星要开展在轨测试 , 包括卫星平台测试和有效载荷测试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为何是在发射一个月后?
本文插图
所谓卫星平台测试 , 属于“常规体检” , 主要确保能够在今后10年时间里稳定持续地提供载荷工作的指向、温度和电磁环境及充沛的供电 。 载荷测试 , 主要是确认导航载荷的工作性能是否达标 , 能否准确稳定地提供导航信号 。
“随着我们北斗技术的成熟 , 从入轨到入网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 。 ”陈宏宇说 。
事实上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4颗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在3月9日发射的 , 在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 , 直到6月正式入网工作 , 使用卫星编号60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
未来将集成到百亿级物联网设备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完成 , 标志着北斗应用将进入新的阶段 。 目前 , 北斗系统已经在汽车、手机、无人机等各类智能设备上得到应用 。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告诉南方+采访人员 , 有了对时空更高分辨率的感知后 , 北斗不仅仅是部署于高空的卫星导航系统 , 它更是和每一位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国家重大时空基础设施 。
所谓时空智能基础设施 , 即可以给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和应用场景赋予统一的时间和空间基准 , 让数据产生协同效应 。
从大众应用角度来讲 , 时空智能规模化应用正在诞生 。 智能汽车可以知道自己开在哪一根车道 , 手机可以定位更加快速精准 , 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飞行 。
北斗还将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设施 , 包括道路建设方、汽车制造商 , 各类设备和应用开发商等都会参与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为何是在发射一个月后?】不光手机和汽车 , 北斗更重要的作用 , 是未来将集成到百亿级的物联网设备和场景 。 陈金培认为 , 在城市智能化进程中 , 有三个重要的新基础设施 , 一个是5G这样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 一个是云计算这样的计算基础设施 , 一个就是时空智能基础设施 。
“有了位置服务的解决方案 , 有了时空数据 , 整合起来可以用到自动驾驶、物联网、智慧农业等领域 , 将来全部是自动化应用 。 ”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说 。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方网站 , 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 向全球提供服务 , 到 2035年前 , 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
在灾害监测中提前“通风报信”
在刚刚经历了南方大水中 , 北斗应用还发挥了不同寻常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