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柔韧的坚守
编者的话
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 。 这里历史悠久 , 文化灿烂 ,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 闻名遐迩的“热贡艺术”即发祥于此 。 生活在这片艺术之乡的各族儿女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黄南文学就是在这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下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的 。 当代藏族文坛的传奇人物端智嘉曾以其特色鲜明的诗词、小说、散文、论文、译作在20世纪80年代引领风骚 , 对藏族当代文学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近年来 , 在国家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的大背景下 , 通过黄南各族儿女和文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 次仁顿珠、仲布·多杰仁青等人的文学作品影响日益广泛;一批有潜力、肯坚持的中青年作家也脱颖而出 , 他们以自己的勤奋和执著进行着文学的传承 。 岗迅、尖·梅达、仁丹嘉措、德吉卓玛、万玛措、群太加、多杰才旦、格日端智、马克·尖参、张飞燕、施建华、王玉兰、尖·梅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 他们的作品 , 立足本土 , 贴近生活 , 特色鲜明 , 姿态多样 , 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故土、亲人的缱绻深情 。
为进一步繁荣青海省文学创作 , 本报“江河源·读书”特以本期“基层文学在绽放”的形式 , 推出尖扎诗人张飞燕新作《青稞地里的舞者》的相关评论及序言 。 以管窥豹 , 就让我们以此走近黄南这片文学的热土 , 感受黄南作家笔下的五彩斑斓……
青稞是青海高原最常见的农作物 , 张飞燕以“青稞”入题无疑是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纳入了诗歌经验的构成之中 , 或者说 , 青稞这类最朴素的高原事物从生活的最细碎处 , 构筑着她的文字世界甚或精神世界 。 她在诗集扉页写下这样的文字:“必须征服一只鸟/才能证明人类的眼睛/曾在天空翱翔//你是否听见/我的歌声里/还有马蹄的声音//种子在雪底下惊恐万状地苏醒了” , 作为生活着的人 , 她是成熟和细腻的 , 能够从描摹事物的形态直抵这些事物最根本的特点;作为写作着的人 , 她是深刻和柔情的 , 能够把事物放到文化和文明的高度来投射自己内在心灵的形式 。 所以 , 张飞燕的诗歌借由词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这种声音不乏丰富和开放 。
诗歌写作是一种特殊的个体状态 , 时常表现出一种显性的敏感 , 她说:“一切是那么安详/远处的经幡如大风飘扬/像一片片树叶飞舞在/秋天的青稞地里/盖住了石窟所有的/秘密(《石窟·第二莫高窟》)”这里 , 诗歌在空间上是向外打开的 , 由远及近的空间分离方式勾勒出一幅真实的视觉性情境 , 把眼睛看到的一切转交给了切身的感受和飘飞的思绪 , 甚至有一种轻盈的神秘 , 不过这种神秘是由作者幽深的感受所带动的 。 从飘动的经幡到飘落的秋叶再到丰收后的青稞地 , 诗人在她的诗歌中清晰地留下了她看世界的目光和走过的脚印 , 而青稞作为物理时空和现实场所的联结之点 , 为诗人提供了写作中最为核心的原始场景 , 是透过朴素的现实本身对繁复意义的追寻 。
在我的印象中 , 张飞燕是一位美丽而腼腆的女子 。 读完她的诗歌 , 看到她精神世界的富足 , 也看到她柔韧的坚守 , 她一直体认且接纳着贴近大地的事物 , 并带动它们向着诗歌敞开 。 《青稞地里的舞者》这部诗集表现出张飞燕敏锐的命名能力 , 也体现出她试图通过把握自己所经历的岁月做出向外的突破 , 文字从来都是在个体的生命体验中达到稳步的推移 , 从而完成自我心灵的内在投射 。
推荐阅读
- 广州日报|贡献一次有文化的带货,莫言
- 大众日报|山亭区桑村镇“双强双优”振兴乡村文化
- 青海日报|乐都北山:骏马从历史的尘烟中奔来
- 北京日报客户端|那过去的日子涌向笔尖
- 河南日报|六稳六保看河南:汝州特色小镇绽放异彩
- 广州日报|《花木兰》《沙湾往事》是这样炼成的
- 北京日报客户端|清代科举竟有以貌取人的“特殊通道”,只对落榜考生开放
- 北京日报客户端|六月初六“洗晒节”
- 广州日报|“羊小夏”欢快拉开“羊城之夏”大幕
- 大众日报|“孟子”的新跨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