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竞秀养成:没有血雨腥风的“大逃杀”( 二 )


有风格的舞台演出是需要时间进行打磨的 , 有创新的舞台表演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 在速成制度下的创造终将使作品变为产品 。 同质化的舞台表演 , 导致了此类竞演养成类综艺节目大都换汤不换药 。 从选手个人表现到节目本身 , 真正有看点、有亮点的最终只是凤毛麟角 , 而在这有限的“可圈可点”之后 , 是大量的沉没成本 。
技术训练与成功信仰
对于参赛者而言 , 投身“练习生”的实战经验 , 的确可以帮助他(她)们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对专业的技术训练 , 并且平均分配到一定的亮相渠道和宣传资源 , 但机会总是有限 。 很多人还没有真正踏上成熟职业道路 , 闪光灯便骤然熄灭 ,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一次失败后轻松放下 。 在大部分同龄人走着传统的升学、应试 , 通过学习技能谋求一份职业以维系生计的通常路径时 , 练习生们挥汗如雨 , 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重复的舞步、训练笑容和表情 。 在技术训练的背后 , 有些人有追求成功的“信仰”支撑 , 有坚定不移的舞台梦想 , 有些人本着“我已经苦了这么久 , 不坚持我还能做什么”的无奈在反复的参选/落选中心存期待——自己可能就是下一个被金蛋砸中的人;但在这场残忍且充满未知的“大逃杀”中 , 年龄是一个残酷的计时器 , 即便“信仰”再坚定 , 一旦到点 , 也不得不离场 , 因为总有新人要登台亮相 , 因为观众总有更多期待 。
是竞技 , 又或是包装过的真人秀
除了具备一定水准的专业技能之外 , 在此类竞秀偶像养成节目中 ,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在舞台表演之外的养成过程 。 鉴于多数节目的出品方也是有自主播出渠道的网络平台 , 所以在节目时长上具有先天的自主权——一期节目少则一小时 , 多则三四个小时 , 而这当中真正的舞台演出呈现仅占到节目全长的三分之一左右 , 剩下三分之二则是以真人秀的方式展现选手们日常备赛的过程 。 场外由观众组成的“制作人”们在做出票选判断时 , 也会极大受到此部分的影响 。
于是 , 选手个人的人设、能力、喜怒哀乐 , 选手之间的互动、摩擦、关系亲疏都通过镜头被放大 。 在欣赏舞台表演的同时 , 一场赤裸裸的真人秀也正式开启 , 对受众而言无疑又增加许多恰同追剧的快感 。 为了尽可能多地赢取真人秀中的印象分 , 选手们也极尽所能地在此过程中传递和渗透自己完美、充满正能量的一面 。 然而对于多数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在近几个月的亲密相处中 , 所表现出来的高度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 不禁让人产生困惑:这是否是目前造星教育体系之下 , “人的制度化”的成果展示 。
产业链的后端成熟度与限定团的未来
不同于早期的国内组合团体经年累月的磨合积淀和良性的成长路径 , 通过竞秀演出成团出道的组合 , 大多数都在一开始明确了自身作为限定团的属性——即在成团后将在有限时间内解体 , 短则数月 , 多也不过两年 。 不难看出 , 幕后的推手公司对通过催熟产生的新晋组合的生命力并无太多信心——一方面由于培养团体长期需要的资本投入与其商业回报不对等;另一方面也因为这种速成模式下的组合团体 , 其成员参差不齐的专业能力从一开始就限制了其在专业上的发展 , 没有代表作品 , 作品不精 , 都无法使组合在成立之初、热度过后继续吸引苛刻的粉丝 。 “挣快钱”的利益驱动 , 从根本上决定了竞秀养成式偶像团体的生命周期 。
对于很多团队成员来说 , 团体解散的那一刻 , 也是职业演艺生涯的转折点 。 极少数具备单独出道条件和资源的幸运儿会凭东风继续上升 , 大部分团体成员则在赢来人生高光之后 , 瞬即黯然离场 。 显然 , 现阶段的偶像练习生只是摹到了一个形 , 整个产业链条尚未完成闭环 。 有多少练习生加入到这场资源有限的“大逃杀”中 , 就有多少个星梦折翼的艰辛故事 。
【北京日报|竞秀养成:没有血雨腥风的“大逃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