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之虚拟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思考( 二 )


(二)虚拟产业集群典型应用
1. 电子商务虚拟产业集群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电子商务的产生带动了IT产业、物流产业、金融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电子商务已经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动力因素,它已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具备“两高、两少”的特点(“两高”即高知识技术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两少”即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 。现代的通讯信息网络的传播以及电子商务产业的特点,使得电子商务企业完全可以直接将产品在网络上进行公布、销售、交易,因此就为电子商务虚拟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铺就了条件 。同时,随着全国各地电子商务虚拟产业集群的陆续构建,说明其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可以充分发挥其集群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整合社会资源等功能 。电子商务虚拟产业集群是指以互联网作为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的平台,将一群在业务上有关联性的企业和机构集中,以实现其商务目掠的集聚体 。
2. 软件行业虚拟产业集群
软件园具有政策优惠、产品互补、资源共享、企业衍生等-系列优势,园内的企业易于互相联合,其存在可以促进软件行业的加速度发展,依托软件园集中发展软件业是加快软件业发展的捷径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繁巧,软件企业之间开始越来越紧密地进行合作,许多软件企业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开始在虚拟空间上进行合作,一种资源,密集型网络组织形式开始呈现,形成了软件行业虚拟集群 。软件行业虚拟集群以软件为共同生产内容、软件的创新发展为共同目标、以网络为支撑的彼此关系密切的动态企业群体 。软件行业虚拟集群基本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软件行业虚拟集群具有典型的层次性与动态性,由于软件行业虚拟集群本身的构成主体软件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据各自的位置,譬如主导企业、供应商、互补产品的生产商或者是其他机构,这造就了软件行业虚拟集群特有的层次鲜明的特点 。其次,软件行业虚拟集群兼具集聚性与开放性 。
3. 农业领域虚拟产业集群
将互联网融入农业发展中,大力推进我国农业产业跨界和跨地域融合,形成有助于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猪联网”、“聚土地”、淘宝“特色中国”等一批依托于互联网的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开始形成 。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地理位置上相近的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各种服务机构(包括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农业相关的组织和个人,为了有效利用公共资源和共享经济利益,在长期的合作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农业产业集群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农业的各个主体开始以互联网平台为供销集散地和各种信息交流中心,互动市场信息和技术知识,使得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在网络平台中虚拟化运作,逐渐形成了“农户→虚拟平台→公司”和“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分地经销商”等模式,并且再次基础之上产生了现代化农业产业形态:农业虚拟产业集群 。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借助互联网通信技术打破传统的受地域等因素限制的农业产业集群之间的相互孤立,对传统农业产业集群进行网络化再造,这对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网络经济效益和共享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
4. 信息服务虚拟产业集群
全球信息产业“服务化”趋势日益显现信息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信息产业在国际上已由制造业为主导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在一些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已经在信息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服务业集群不要求企业、机构或组织在地域上的集中反而是越分散分布越有利于社会服务这些特征使得信息服务业集群出现了虚拟化趋势,形成了信息服务业虚拟产业集群 。信息服务业虚拟产业集群主要是相互联系的信息服务企业、机构或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或网络空间的集聚体是基于地缘关系、产业技术链、同业交往等关系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的信息服务企业、机构或组织的集合 。信息服务业虚拟产业集群不仅是信息服务企业、机构或组织在空间上的集中,也是它们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联系而形成的相互竞争、合作和依赖聚集在一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