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这里述说着闽剧的“前世今生”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这里述说着闽剧的“前世今生”
本文插图
欧成斌介绍闽剧道具展品 。
一声闽剧腔 , 多少乡愁味 。 说起闽剧 , 这是福州的文化瑰宝 , 也是海内外福州人难以割舍的家乡情结 。 昨日上午 , 在风景秀美的晋安区寿山乡石牌村 , 晋安区非遗(闽剧)展示馆正式开馆 , 在史料和实物构建起的“时间长廊”里 , 向更多参观者展示隽永的闽剧文化 。
450多件展品难得一见
“在福州现有的展馆里 , 像这样系统介绍闽剧历史的 , 不多!”昨日上午 , 在寿山乡石牌村 , 随着嘉宾们一起揭开红绸布 , 晋安区非遗(闽剧)展示馆正式亮相 。 逛完一圈 , 便有参观者发出赞叹 。
进入非遗馆 , 一部关于闽剧的时间简史 , 在眼前徐徐展开 。 展馆从溯源、发展、兴盛、衰落、繁荣和传承等篇章 , 述说着福州闽剧的“前世今生” 。 闽剧文化艺术、闽剧名艺人、闽剧剧本音乐、闽剧服装道具 , 则从不同视角展示了“闽剧舞台艺术是如何炼成的” 。
这些介绍结合200多张图片 , 帮助参观者对闽剧有了更系统的了解 。 尤其是闽剧服装道具、戏班角色筛选、闽剧谚语和行话等内容充满趣味 , 不时吸引来宾驻足和讨论 。
昨天最具人气的 , 当属馆内450多件文献资料和闽剧道具展品 。
泛黄甚至带着虫咬痕迹的经典闽剧剧本和曲谱;各式各样的盔头及兵器道具;不同年代的戏箱、风雪机、雨机、摇头灯……这些文献和闽剧道具展品历经岁月沉淀 , 年限远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 , 数量众多的它们亮相非遗馆 , 立刻勾起了现场“老福州”们的回忆 。
“能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实物 , 它们都是闽剧发展不说话的‘见证者’ , 很难得 。 ”参观者王立济说 。
古稀老人的“快乐和幸福”
“今天是我快乐和幸福的一天!”昨日的开馆仪式上 , 71岁的非遗馆负责人欧成斌站在台上发言 , 开心得就像一个顽童 。 非遗馆能够顺利开张 , 离不开他一年多的精心筹备 。 这个胡子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 , 和闽剧有着大半生的“不解之缘” 。
欧成斌8岁就师从闽剧“武生泰斗”陈春轩学习闽剧 , 长期在舞台上从事闽剧表演 , 此后又先后担任晋安区闽剧团团长等职 。 他曾创办“斌兴实验艺术学校” , 为闽剧输送后继人才 , 退休后又积极送闽剧进校园 。 把闽剧发扬光大 , 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
“是恩师陈春轩培养了我 , 我一直记着 。 ”欧成斌说 , 随着年龄渐长 , 他想要完成感谢师恩的心愿 。 设立一座专门的闽剧非遗馆 , 让外界了解闽剧多一点 , 这是老人想到的实现心愿的方式 。
去年 , 在晋安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 欧成斌带领团队 , 全身心投入到非遗馆的筹办中 。 筹备事宜千头万绪 , 从上百箱闽剧物品中 , 挑选出数百件的展品 , 更是一件不小的工程 。 “挑展品、摆展品 , 本来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 但今年几个月下来 , 70多岁的他 , 坚持和大家一起在现场忙碌 。 ”说起精力充沛的欧成斌 , 身边工作人员刘先生忍不住佩服 。
非遗馆开馆了 , 但欧成斌并没有让自己停下脚步的打算 , 他期待能在全市范围内举办非遗馆内闽剧展品的巡回展出 。
【光明网|这里述说着闽剧的“前世今生”】(全文共1195字)
推荐阅读
- 行走世界|川西的高光时刻来了,9月醉美秋色在这里
- 疫情|【最新】深圳“8·14”疫情大排查结束!源头很可能来自这里
- 中国旅游新闻网|在这里可以“一措再措” , 唯一不能错过的是高反灵
- 烹饪|白菜炖粉条怎么做才好吃,大厨教你,技巧全在这里,看完流口水
- 人民旅游|一个月,两个年轻生命葬身于此!这里是绝美风景,也是生命禁区
- 这里是厦门|女人50岁后,夏天少穿运动鞋,学凯丽妈妈这样穿,惊艳了时光
- 儿童饮食|宝宝吃肉有讲究,关于宝宝吃肉那些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沈阳|就在刚才,沈阳大东区这里人山人海,都在围观这个“大鼻子”…
- 烹饪|适合夏天食用的川菜,蒜泥白肉,其料汁鲜香麻辣的秘诀在这里
- |上海最难预约的老洋房,如果朋友来上海,我会带TA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