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脑控|如何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躯体症状,走出失眠、焦虑、抑郁症( 二 )


智联脑控|如何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躯体症状,走出失眠、焦虑、抑郁症
文章图片
了解症状 , 并接受它!
面对失眠、焦虑、抑郁症 , 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不同的 , 但这些症状我们自己所能感知的轻重程度却在影响着每个人的失眠、焦虑、抑郁症的程度 。
当你去看医生时 , 医生肯定会问你 , 有什么感觉?哪里不舒服?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等等 , 而你自己对症状的感知 , 也决定了医生对你病情评判的轻重 。 在网上有很多关于测评你自己是否失眠、焦虑、抑郁的测评表 , 针对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程度的答案 , 答案从普通到极端 , 只要你的思维不是第一时间选择了极端的答案 , 那么测试的结果只是反映你思维的方式 , 或者说思考问题的角度或者看待问题的角度 , 并不能确切地说你焦虑了、抑郁了 , 只能证实你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消极 , 有消极思想的倾向 。 所以有时候不要被测评的结果所吓到 。
智联脑控|如何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躯体症状,走出失眠、焦虑、抑郁症
文章图片
【下面来总结一下焦虑症、抑郁症都可能会出现的躯体症状!】
焦虑症相对于抑郁症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会更多一些 。
急性焦虑症患者在发病后一般会有濒死感 , 也或出现失控感 , 不发病的时候看上去和普通人是一样的 , 一旦发作 , 大多会有极度恐惧的心理 , 同时还会伴随植物神经症状 ,
慢性焦虑症患者通常会有恐惧、害怕、提心吊胆等疾病症状 , 部分患者还可感到精神忧虑 , 同时还会出现植物神经症状 , 比如呼吸急促 , 或有口干、尿频等疾病症状出现 。
一部分焦虑症患者还会有恐怖症 , 比如场所恐怖或社交恐怖 , 患者通常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病 , 而不处于这些状态的时候 , 患者多无疾病症状表现 , 也不会诱发焦虑等不良情绪 。
智联脑控|如何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躯体症状,走出失眠、焦虑、抑郁症
文章图片
抑郁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情绪异常 , 情绪低落和严重的自杀倾向 。 压力过大、内向是抑郁症的高爆发人群 。
情绪异常 , 抑郁症患者会有心理障碍 , 最典型的情况是抑郁症 , 甚至伴有焦虑和暴力状况 , 经常伴有躁动不安的现象出现了 。 许多患者早晨的情绪非常差 , 因此有必要观察是否有这种表现 。
人际关系也会改变 , 很多抑郁症患者喜欢独处 , 不喜欢与他人交流 , 长期发展 , 那么人际关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 不想与人交流 , 不信任您的亲人 , 朋友 , 抑郁症患者大多不想见人 , 有时甚至想与某人共存 , 但害怕被拒绝 。 由于对他人的极端敏感性 , 特别难以忍受他人无意间说出的敏感词 。
身体也会出现 , 睡眠质量会下降很多 , 经常食欲不振 , 体内脂肪堆积 , 食物无法吞咽 , 还会伴有脱发的迹象 , 甚至从睡眠状态抑郁症对于有症状的患者 , 大多数人会食欲不振 , 体重自然下降 。 许多抑郁症患者非常关注自己的疾病 。 他们总是感到疲倦和虚弱 , 头也沉重 。 它们还可能伴有头晕 , 手麻木 , 心 , 肩痛 , 疲劳和恶心 。
智联脑控|如何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躯体症状,走出失眠、焦虑、抑郁症
文章图片
当你被确诊患有焦虑症、抑郁症 , 或者有以上的躯体症状反复出现 , 不要害怕 , 也不要过度担心 , 特别严重时 , 先吃药去缓解自己的躯体症状 , 待症状有所改善后 , 再静下心来 , 去了解接受这些症状 。 很多这样的病人 , 其实是思维钻进了死胡同 , 越担心害怕 , 越觉得症状让自己变得更痛苦 , 无限的死循环下去 , 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 , 再去想想 , 我们正常的时候 , 也会焦躁、也会感觉到疲惫、也会头痛、恶心、失眠、紧张等等 , 但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现在这么痛苦 , 为什么现在这么痛苦 , 这些躯体症状在人体表现出来的程度是一样的 , 只是因为长期的反复 , 打破了你以往接受症状该有的心理状态 。
小编我也经常这样 , 我是严重失眠 , 基本每天晚上都会睡的很晚 , 并且伴随着一定的焦虑、抑郁 , 有时明明没什么事 , 但心里就是莫名的难受 , 生气 , 甚至觉得都快窒息了 , 但过去之后 , 心情好一些了 , 有时候就会后悔 , 觉得当时我可能不用那么生气 , 好像也没什么值得我生气的 , 但我当时就是特别烦躁 , 焦虑 , 一触就爆发 。 平静时 , 我们反思自己 , 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 , 避免下次再遇到一些事情而出现这些症状的反复 。
智联脑控|如何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躯体症状,走出失眠、焦虑、抑郁症
文章图片
总结:没有一个人会无原因焦虑、抑郁 , 如果你觉得某件事让自己感到焦虑抑郁 , 那么想办法解决它 。 长期的焦虑抑郁情绪低落 , 让你的身体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 , 但是不要担心 , 害怕 , 若你对生活还充满希望 , 那就试着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 症状每次的反复过后 , 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 , 下次再反复的时候我怎么能更好的调节 , 让自己不再难受 , 而不是过度的担心与害怕 。 既然避免不了 , 那我们就选择面对并改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