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学遗产|李晓萍丨陆时雍眼中的李白诗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李晓萍丨陆时雍眼中的李白诗
光明文学遗产|李晓萍丨陆时雍眼中的李白诗
本文插图

李白生前已名声大噪 , 而在宋代却常遭受贬抑之论 , 宋代人看重道德义理从而抑李扬杜 , 如苏辙就认为李诗“华而不实 , 好事喜名 , 不知义理之所在也” , 甚至有人批评李诗多言“妇人与酒” 。相较于宋人 , 明代人则多剥离了道德负荷而侧重对李诗进行艺术审美上的发掘与阐扬 。 就明代李诗接受学而言 , 对李白的大力推崇 , 经由祝允明、杨慎等人 , 发展至陆时雍 , 达到了崇李之论的最强音 。 关于此点 , 学界尚未论及 。
光明文学遗产|李晓萍丨陆时雍眼中的李白诗
本文插图

△《李翰林全集》书影 资料图片
无论从评判态度上还是选诗比例上 , 陆时雍推崇李白的态度非常明确 。 陆氏通过选诗与评诗的形式彰显其诗学理念 , 编选了《古诗镜》三十六卷 , 《唐诗镜》五十四卷 , 另撰有《诗镜总论》一篇 , 后被丁福保收入《历代诗话续编》 。 陆时雍从“格以代降”的思维出发 , 把《诗经》作为诗歌最高典范而推崇备至 , 汉魏六朝诗居其后 。 对于前后七子颇为崇尚的盛唐诗歌 , 则多有质疑 , 尤其对杜甫贬抑良多 。 对此 , 孙学堂教授《论陆时雍的杜诗接受》一文有细致梳理 , 并指出:“就明代杜诗学发展而言 , 从祝允明以来的‘非杜’之论 , 发展至陆时雍 , 可以视为一个‘有理、有力’的终结 。 ”相较之下 , 陆氏对李白的评价却极高:“王摩诘之清微 , 李太白之高妙 , 杜子美之雄浑 , 三者并称 , 然而太白之地优矣 。 ”(《唐诗镜》卷二十一)《唐诗境》选录李白诗歌297首 , 分为四卷 , 有学者指出陆时雍编选初盛唐诗的底本是明人黄德水、吴琯编撰的《初盛唐诗纪》 , 该书共收李白诗935首 , 如此可知陆氏选录李白诗歌的比率将近32% , 高于王维所占的27%和杜甫的26% , 选录比率居唐代诗人之冠 。毋庸置疑 , 这种推尊背后 , 蕴含着陆氏丰富深刻的诗学思想和非同寻常的审美眼光 。
光明文学遗产|李晓萍丨陆时雍眼中的李白诗
本文插图

△《诗镜》书影 资料图片
陆时雍以风雅为选诗标准 , 形成了“诗归风雅”“道归中和”的诗学宗旨 。 李白作为一位自觉重振《诗经》风雅精神的诗人 , 必然顺理成章地得到了陆氏的高度推崇 。 陆时雍倡导“言微而能广用之” , 诗句隐约微茫 , 却能将精深之理推广至无限 , 正人心、维风俗 , 促进社会稳定 。 此即是发源于《诗经》而不断得到传承的风雅精神 。 《毛诗大序》释“风”的内涵为:“风 , 风也 , 教也;风以动之 , 教以化之 。 ”由此开启了《诗经》的风教传统 , 强调诗歌应与人相感 , 如微风般化人于无形 。 陆时雍认为李白的诗与《诗经》的这种传统一脉相承 , 说他“长于感兴 , 远于寄衷 , 本于十五《国风》为近”(《诗镜总论》)、“五言佳处 , 得力于国风居多”(《唐诗镜》卷十七) 。 基于对李白这种传承的认知 , 因此他称赞李白为“风人” 。 如他评李白的《妾薄命》:“末二语善乎风人之怨 , 朴貌深衷 , 是西汉家数 。 ”这首诗描写了汉武帝的陈皇后得宠之时的炙手可热与失宠之后的悲戚无助 , 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 诗末二语“以色事他人 , 能得几时好”升华了主旨 , 寄寓着诗人对丧失独立人格者的批判与警诫 。 语言质朴简洁 , 气韵淡雅自然 , 却寄寓着深厚的情感 , 此即为“朴貌深衷”之蕴意 , 体现了风人之怨的魅力所在 。 风人之怨是摒弃疾言厉色和谩骂讥讽 , 而追求一种“怨而不怒”的诗歌境界 。 这种诗歌特征 ,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重感兴、好兴寄 , 忌平铺直叙 。 陆时雍选取了李白组诗《寄远》中的四首五言乐府诗 , 赞道:“托意之妙 , 宛有风人之致 。 ”诗人客居他乡 , 以诗寄寓着对远方妻子的思念之情 , 离愁别绪伴随着一系列的景象描写而跌宕起伏 , 情意无限 。 又评《关山月》:“一起语属感兴 。 ”这首诗表达的是戍卒与思妇分隔两地的相思之苦 , 起语四句“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 月之皎洁、山之苍茫、风之遒劲、关之壮阔 , 连缀之景皆为多情之寄寓 , 不直接言情而情意绵绵 。 在这苍茫慷慨而又厚重绵长之境中 , 诗人的怨情被点染为一幅兴寄深微、浑然天成的画卷 , 含蓄蕴藉、韵味浑厚 。人读之 , 感到的不是满腹牢骚之怒气 , 而是缠绵悱恻的情思韵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