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家人认为我不像之前那么听话了( 二 )

长大后,家人认为我不像之前那么听话了。我和你有一段差不多的经历 。 我在小时候也被认为听话、懂事 , 大概因为自己不怎么吃零食、不乱花钱、帮家人干农活 , 也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到处惹事 。 做错了事 , 一个人默默自罚 。 连我放学背着书包走在马路上 , 都听到过有大人在夸“好懂事” 。 奶奶为此还笑我“大门不出 , 二门不迈” , 像绣花闺女 。

多年前 , 有部叫《老男孩》的电影 , 由筷子兄弟主演的 。 不知你看过没 。 我对它原本并无兴趣 。 某一天 , 朋友来找我一起看 。 他看得入戏 , 若不是竭力克制 , 他大概会落泪 。 他太投入了 , 并且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 我却难以理解剧中人物 。 他说 , 这只是因为我小时候太听话了 。 他说这句话的场景恍如昨日 。 也就是在那天 , 我内心产生了一种未曾有过的遗憾 。 何必要做别人眼中的“乖乖孩” 。 本来 , 我以前也是羡慕过同龄孩子在田野间狂奔打闹的 。 就像你如今反思的 , “总想做别人眼中孝顺、懂事、乐观向上的那个女孩” 。

然而 , 事实上 , 当我更完整地回忆过去 , 哪里是一个随时随地听话的“好孩子”啊 。 说是“坏孩子”大概也不为过 。 我背着妈妈拿过她搁在箱子里的零钱 , 带着十几个人打群架“报仇” , 在干农活之时也盼着下雨 , 以便能回家看喜欢的电视剧 , 更别说还遍山跑 。 奶奶也是知道的 , 她还生过气 , 批评我“耍得天上都是脚印” 。  

奇怪的是 , 即便现在回到老家 , 老人也好 , 当年一起玩的伙伴也罢 , 他们都说我以前多么安静 , “从小就懂事” 。 长期以来 , 我也这样认为 。  

当我们回忆过去 , 要把故事讲出来 , 更关注的可能是纵向的时间 , 而不是横向的宽度 。 我们会说“当时怎样”“接着发生了什么”“后来如何” , 以此向他人呈现一件事、一个人的变化 , 仿佛这些都是沿着一条线发展下来的 。 或者说 , 这些能连城一条线 。 之所以要如此讲述 , 除了因为方便或让故事有条理 , 大概也是因为我们作为讲述者认为故事需要内在的一致性 。 时间长了 , 那些反复被回忆、经常被讲述的故事或许便成了唯一的故事 。 我也差点忘记了自己童年的“狂野” 。 如今想来 , 有这一面是幸运的 。  

几乎所有学科都提出或至少认同 , 一个人的行为、观念深受环境影响 。 典型的如 , 社会学叫它“社会事实” , 经济学叫它“经济周期” 。 当然 , 它们同时会认为人的行为、观念有改变环境的力量 。 何为“人” , 也是由此定义的 。 这一理解也是有道理的 。 然而 , 这些行为和观念都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 。 我们退回到个人的完整经历之中 , 就会发现无论何时何地 , 可能都还是有那么一部分是“不羁”的 , 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 。 极少有人被周围的评价彻底束缚 。  

那么 , 你的过去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