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悠藝|深藏于大慧寺里难得一见的精美彩塑( 二 )


無悠藝|深藏于大慧寺里难得一见的精美彩塑
本文插图

大慧寺现存雕塑主要以一尊高大的千手观音立像及两尊胁侍菩萨为主体 , 环衬二十八部众 , 组合成一组完整的宗教人物群体 。 千手观音立像 , 原是一尊高约15米的铜佛 , 日本侵华时期被毁 。 同时期又补塑了木胎沥粉描绘的千手观音泥塑像 , 及两尊胁侍菩萨 。 而环列于大殿东、北、西三面墙体前的28尊彩色妆玺泥塑造像 , 在众多的史籍中 , 却难以查找到对其有详细确切的记述 。 50年代文物普查时 , 确定其为明代原作 。 更值得庆幸的是历史上曾有过的三次重修 , 只对塑像彩绘有局部修补 , 未“重塑金身”而遮敷去明代原有的精彩妆玺 , 从而更使其珍贵 。
無悠藝|深藏于大慧寺里难得一见的精美彩塑
本文插图

28尊明代重彩装銮的彩塑造像环列于壁画前的汉白玉雕刻的须弥座上 。 塑像皆高约3米 , 须弥座高1.1米 。 呈横列阵容 , 拱立于大殿中央主尊周围 , 气势宏伟 , 绘塑精美 。 50年代文物普查时定名其为“24诸天” 。 诸天起源于印度 , 到中国明代 , 增加4位 , 成为24诸天 , 而大慧寺竟有28诸天 。 中国自隋唐以来对观音的崇拜日盛 , 兴建起很多专门供奉观音菩萨的庙宇 。 在现存的环列于观音像周围的塑像实例中 , 未发现有28尊像组合的 。 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28部众及其名号 。 对照经典记述发现有的塑像与樊名有出入 。 在结合明清佛教造像吸收道教神祗的世俗化倾向 , 初步完成28尊塑像名号的认定 。 以北壁为首 , 右列自左而有:梵天、阿修罗、乾闼婆罗、维摩诘、阎摩罗、吉祥天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日天子、密迹金刚、辩才天、鬼子母(含迦喽啰及毕理孕迦)、监牢地神、难陀跋难陀龙王 。 左列自右而做:帝释、摩呼洛迦、紫薇大帝、紧那罗、地藏王、摩醯首罗、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月天子、韦驮、摩利支、散脂大将、菩提树神、东岳大帝 。
無悠藝|深藏于大慧寺里难得一见的精美彩塑
本文插图

在初步认定28尊彩色塑像名号的过程中 , 发现其组合排列及群体布局的构成 , 构思周密 。 不仅如此 , 在那缜密的思考中还注入了宗教宣传的功利意图 。 比如 , 是将帝后、文官武将、容貌修好的世俗裙钗、面目狰狞的神话人物穿插排列 , 使一字排开的众多塑像个体 , 在形式感上有着动静、收放、文野于服饰华丽或简约的对比变化 , 一方面减弱了所有塑像都以端正严肃的站立姿势 , 平均排列在须弥座上 , 把可能产生的呆板、单调的排列变成为有节奏变化的构成 。 同时 , 又使一尊尊单体塑像在形式美感上有了内在联系 , 使众多高大塑像形成气势雄伟的群像阵容 。 而且还具有另外一种特征即精湛的彩绘 。 “塑容绘质”是中国传统雕塑的一大特色 , 无论是石刻造像还是泥塑造像 , 最后往往以着彩形式完成 , 彩绘在增强雕塑作品的表现力方面发挥了其他不可代替的作用 。 28尊彩色塑像的色彩、装銮浓重 , 以朱砂、黄丹、雄黄等矿物质原料为主 , 大量参用赤金、白银 , 形成富丽辉煌、金彩璀璨的艺术效果 。 另外 , “开脸”的成功不可低估 , 28尊彩色塑像尊尊个性鲜明的性格和生动丰富的表情 , 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面部形象充分揭示的 。 形态生动逼真 , 充分显示了明代彩塑的艺术魅力 。
大悲殿以绘画和雕塑的形式完成了《观音大士传》的传播 。 大慧寺的建筑、彩塑、壁画是明代三大艺术的杰出体现 。
無悠藝|深藏于大慧寺里难得一见的精美彩塑
本文插图

無悠藝|深藏于大慧寺里难得一见的精美彩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