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子是满清对付汉人最厉害的招数

辫子是满清对付汉人最厉害的招数:1645年7月21日清朝颁布剃发令辫子是满清对付汉人最厉害的招数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1645年7月21日: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颁布剃发令 , 令所有汉族男性剃掉他们的额头和剩下的头发 , 使他们变得跟满族人一样 。辫子是满清对付汉人最厉害的招数
满清对于汉人的统治为什么能维持200多年 , 而蒙古人不到100年就被赶跑了?究其根本来说 , 蒙古人没有实行汉人的统治方法 。满清时代 , 虽然搞了八旗制度 , 满汉隔离政策 , 但中国大体还是明朝的制度 , 没什么区别 。相比蒙古人胡搞的四等人制度 , 满清要高明很多 , 民族隔绝也不算彻底 。这里多说一句 。 今天很多蒙古族的历史研究者 , 说元代不存在四等人制度 。确实 , 他们说的没错 , 并没有在法律中明确这么写 , 但实际上这是存在的 。这就等于日本法律中没有间谍罪 , 但不代表日本无法给间谍以刑罚 , 只是没有书面的法律而已 。比如《元典章》规定蒙古人杀死汉人 , 只需仗刑五十七下 , 付给死者家属烧埋银子;然而汉人殴死蒙古人 , 则要处以死刑 , 并"断付正犯人家产 , 余人并征烧埋银" 。伯颜时期奉行蒙古人至上的极端政策 , 甚至规定:蒙古、色目殴汉人、南人 , 不得回手 。辫子是满清对付汉人最厉害的招数
而满清则有很大不同 , 至少没有搞出这种荒唐的政策 。中后期满族高度汉化 , 王朝已经同之前汉人朝代没什么区别了 , 甚至历代皇帝比如乾隆等人还以汉文化传承者自居 。这里萨沙忍不住要说乾隆 。 据统计 , 乾隆一生作诗42613首 , 这个数量大致相当于2000余名唐朝诗人一生的作品 。 搞笑的是 , 根据乾隆的岁数 , 相当于他平均每天要作诗2首 。 多归多 , 水平并不是很高 。 在乾隆4万多首诗里面 , 只有一首《飞雪》选入了小学的课本(话说也算不错了) 。 他这首诗之所以会被入选 , 完全是因为这首诗符合幼龄儿童学习算数的需求 , 所以才会被纳入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 , 供幼龄儿童们在学习诗文之余学习一下算术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辫子是满清对付汉人最厉害的招数
到了溥仪时代 , 连满语只会一言半语了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里记载:“我的学业造诣最糟的 , 要数我的满文 。 学了很 , 只学了一个字‘伊立(起来)!”由于大臣们向皇帝存候 , 皇帝必需用满语说“伊立(起来)” 。建国后 , 郭沫若想请人帮忙翻译一下清朝的一些文献 , 就找到了溥仪 。在郭沫若看来 , 别人不会满语还有可能 , 但溥仪绝对是会的 , 毕竟是满清皇帝呢!溥仪尴尬的表示:我不会满语 。同溥仪一样 , 普通满族人更不会满语 , 甚至不去学 。康乾时期 , 皇帝目睹满人一口京片子却不会说满语 , 曾要求旗人都去学 , 还给奖励 。可惜 , 这项政策的效果极差 , 基本没用 。就算旗人学了满语 , 平时说的还是一口京片子 , 满语根本用不上 , 等于还是不会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 语言灭亡 , 文化也就灭亡了 。严格来说 , 满清也没有太多的文化 , 毕竟变为封建制度不久的游牧渔猎民族 。辫子是满清对付汉人最厉害的招数
采用汉人制度 , 那么对普通老百姓来说 , 不过是换了一个皇帝而已 。而古代皇权不下乡 , 县以下都是士绅和宗族自治 。 所以皇帝是谁 , 是汉人还是满族人 , 对老百姓没什么影响 。其实 , 抗战的中国很多地区也是如此 。 很多较为偏僻的地区虽是日战区 , 老百姓根本没有看过日本人 , 最多同伪军、伪政府打打交道 。自然 , 满清也不是全然用汉人的制度 , 他也非常懂得思想文化奴役这一套 。秦始皇焚书坑儒 , 难道只是为了杀200个读书人?烧掉一些书籍?当然不是了 , 是一次对思想界的恐吓 , 让他们不要敢于反对统治者 。辫子是满清对付汉人最厉害的招数
再说古代的老百姓 , 为什么去县衙哪怕是告状 , 也要跪着和县太爷讲话?这也是一种思想奴役 , 让老百姓觉得你就是低于官员一等 , 思想上奴役你 。萨沙在泰国听过一个段子 。今天很多泰国人栓大象 , 都将大象拴在一颗不太粗的树上 。以成年大象的力量 , 只要一拉就可以将树拔起 。 但大象从来不去拉 。为什么呢?在大象儿童时候 , 养大象的人就将它绑在很牢固的树上 。 小象是拉不动这些树的 , 久而久之就默认为树是拉不动的 。 到了成年 , 大象也不去挑战大树 , 它们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事实 , 不去抵抗了 。而封建制度有很多类似的东西 , 其一就是满清的剃发易服 。辫子是满清对付汉人最厉害的招数
剃发 , 是让汉人留满族的头发式样 。易服 , 则是穿满族服饰 。 易服尚且好说 , 关键在于剃发 。古代中国人对于头发看得很重 。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 , 不敢毁伤 , 孝之始也” 。所以 , 古代汉人成年以后 , 原则上不能随便剪发 。 无论男女都须发 , 男人通常梳成发髻 , 盘在头顶 。曹操马匹受惊误踩麦田 , 他就割下自己头发作为惩罚 。 在我们今天看来 , 割头发有什么大不了的?古代就是非常大的事情 , 是很大的羞辱 。当然 , 普通劳动人民为了干活 , 有时候也将头发剪短 , 以免麻烦 。士大夫和有身份的汉人 , 一律必须留发 。满清最初让汉人剃发 , 主要是实际用途 , 用于识别是不是投靠自己的汉奸或者抓来的汉人奴隶 。所以 , 剃发也变成效忠满清的标志之一 。较早投效满清的汉臣如李永芳、孔有德、祖大寿、洪承畴等也都剃发改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