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历史号|为何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他是怎么想的?,夷陵之战爆发时

夷陵之战 , 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 , 古地名 , 在今湖北宜都北) , 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 , 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 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 之前两场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 , 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 , 气势强劲 。 孙权求和不成后 , 一面向曹魏称臣 , 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 。 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 , 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
情怀历史号|为何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他是怎么想的?,夷陵之战爆发时
文章图片
夷陵之战的惨败 , 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夷陵之战爆发时 , 实力最强大的曹丕选择了按兵不动的策略 , 也即曹魏既不帮助蜀汉 , 也不帮助东吴 , 从而坐山观虎斗 。 但是 , 在夷陵之战结束后 , 曹丕却发动了三路大军攻打东吴的战役 。 此战 , 东吴将士因为刚刚打赢了夷陵之战 , 可谓士气高昂 , 从而成功抵挡了来自曹魏的进攻 。 那么 , 问题来了 , 夷陵之战爆发时 , 为何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 , 他是怎么想的?
情怀历史号|为何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他是怎么想的?,夷陵之战爆发时
文章图片

首先 , 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 , 也就夷陵之战结束的同一年 。 正当徐盛、潘璋等议乘胜追击刘备之时 , 陆逊、朱然等却认为曹丕调兵遣将 , 名义上为相助 , 实则包藏祸心 , 所以不再追击 。 果然 , 曹丕选择征召孙权的太子登入朝为质 , 被孙权拒绝后 , 便于九月遣三路大军进攻东吴 。 对于曹丕来说 , 三路伐吴之战的规模和阵容 , 都是比较豪华的 , 东有曹休、张辽、臧霸出洞浦口;中有曹仁攻濡须坞;西有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江陵 。
情怀历史号|为何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他是怎么想的?,夷陵之战爆发时
文章图片
因为当时已经结束了夷陵之战 , 孙权的应对就是遣吕范等督五军 , 以舟军拒曹休等;以朱桓为濡须督拒曹仁;诸葛瑾、潘璋、杨粲救朱然于南郡 。 东路一线曹休军略有斩获;中路和西路则延至明年三月才有结果:夏侯尚军围江陵半年而不破 , 最重要的是因曹仁军而被朱桓所破而被迫一同退兵 。 这个结果恰好正如战前贾诩、刘晔所料无功而还 , 此后蜀吴很快又和好 , 故此战可以看成自襄樊之役、夷陵之役后 , 魏蜀吴三家转为战略胶著状态的分水岭 。 因此 , 非常明显的是 , 在夷陵之战爆发 , 也即东吴主力和蜀汉交锋的时候 , 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 。 等到夷陵之战结束后 , 曹丕才征讨东吴 , 结果几乎是一无所获 。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之所以夷陵之战爆发时 , 魏文帝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 , 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 一方面 , 在夷陵之战前 , 孙权先是向曹操主动称臣 , 然后又向曹丕称臣 , 也即孙权故意讨好的举动 , 一定程度上迷惑了曹丕 , 导致其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 。 早在襄樊之战时 , 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 , 封南昌侯 。 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 , 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 , 作出示好举动 。 于是 , 孙权和曹操联手击败了关羽 。 当然 , 斩杀关羽 , 夺取荆州 , 也让孙权彻底得罪了刘备 。
情怀历史号|为何曹丕没有趁势攻打东吴,他是怎么想的?,夷陵之战爆发时
文章图片
黄初二年(221年) , 吴国孙权因之前袭杀关羽收荆襄之地 , 害怕刘备报复首尾难顾 , 乃假意与魏曹丕遣使修好奉章 , 并遣于禁等还 。 ”曹丕遂遣“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 , 封吴王 , 加九锡 。 ”孙权由是称臣于魏 。 因此 , 在夷陵之战爆发时 , 孙权所在的吴国 , 名义上是属于曹魏王朝的 。 也即此时吴国和曹魏之间的关系 , 可以类比魏国和东汉王朝之间的关系 。 既然孙权已经主动称臣 , 那么 , 对于曹丕来说 , 很可能找不出什么攻打东吴的借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