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厂 越南江湖( 四 )
富士康工厂门口 , 骑着摩托下班的工人 。 摄影/《财经》采访人员 陈潇潇“越南人又不傻 。 ”阿杰是我们的司机 , 老婆马上生二胎 。 以前没钱赚 , 只知道玉米倒伏 , 现在看到了利润 , 何况还要养家 , “会挑的” 。几年前阿杰在台湾开挖土机 。 工厂越南人就两个 , 早晚轮班 , 24小时不停 。 台湾老板说 , “给你们加班给你们钱赚” 。 但阿杰知道 , 台湾人不愿加班 , 上完8小时就走了 。 问他为什么回来 , “存不住钱 。 ”有工人才能有订单 。 去年11月 , 歌尔厂房抢先修好 , 抢了4条Airpods产线 。 眼看就要扩张 , 但女工越来越少 , 到了年底两万工人 , 一半都是男工 。 早上巡视产线 , 有男工把脚抬到桌子上 。 苹果公司派人来看 , 人没招够 , 立马掉头去了立讯 , 后者拿了大头 。歌尔负责人担心这么下去 , 迟早“鱼死网破” 。 但他还是每天都接到国内的咨询短信 , “越南能来吗?”自2009年起 , 三星已在越南设下8个工厂和1家研发中心 , 总投资超过173亿美元 , 占越南出口总值的五分之一 。 但这两年也不断把低端手机组装线往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转 。“这是一种趋势 , 韩国公司在找下一个新战场 。 ”歌尔负责人分析 , 越南还没做起来 , 但“红利”快吃尽了 。红利还能持续多久?当地上游大厂都在盘算 。 工资已经一年一跳 。 越南最低基本工资从2008年的平均400元涨到了1200元 。 还招不到人 , 加上各种福利补贴 , 超过2000元 。 照此发展 , 赶上国内只需要三到五年 。至于下游的小鱼虾米 , 看不到那么远 , 只能见招拆招 。 去年下半年起 , 有日系公司越南工厂每个月辞工1000人 。 上游一动 , 李红旗很紧张 , 竞争已经开始了 , 有些人必须要留 。尤其是那些难于培养的技工 。 国内都是抢着求师傅教本事 , 越南反过来 , 要求要哄 。 发展出电镀后 , 李红旗想带技工 , 对方一闻 , 连忙摇头 , 化学试剂的气味太重 。 要干 , 得加工资 。好不容易培养了 , 又被人挖走 。 “中国企业互挖很正常啊 。 ”李世华动了挖人心思 , 他说人事已经出动 , 锁定了好几家 。 这让李红旗气不过 。大部分人心里清楚 , 中国制造无可取代 , 为供应链网络供给庞大人力资源的是2亿有技术的劳工 , 上进又肯加班 。 “动不动就去劳工局告你 。 ”去年夏天 , 王立发现两名员工坐在门口偷懒 , 也不拉闸 , 任由机器在身后轰隆隆作响 。 这不是第一次了 , 索性裁掉了人 , 结果被告了 。 赔钱是小事 , 关键是“开了个坏头 , 其他人都学会了” , 两名员工在台湾待过 。他开始把这些越南人分为两类:去台湾打过工的和没去过的 。 再招人 , 会先问:“你中文哪里学的?”05疫情黑天鹅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清楚 , 自己其实在走钢丝 , 只是最初没有察觉按照计划 , 王立林的工厂今年6月竣工 。 看到中国企业源源不断来 , 他盘算着也接一些中国客户 , 利润低就低一点 , 前期做大规模才更稳 。但是计划打乱了 。 今年2月 , 武汉新冠疫情后 , 越南政府立刻封锁了中越边境 。 王立林当时在老家过年 , 人过不去 , 工厂建设只好暂停 。所有人的共同感受是“卡住了” 。 但卡住却不一定关疫情的事情 。 大量的中国公司在前期疯狂扩张 , 横冲直撞 , 现在 , 先前冒进的负面效应集中体现了出来 。跟当地很多接单厂一样 , 陈老板的订单悉数暂缓了 。 他盘算着疫情一过再继续做 , 两处厂房的租金还得照付 , 工人也得稳住 , 资金链紧张得不行 。今年6月 , 再联系到陈老板 , 他已经转头在东莞开起了口罩厂 , “买熔喷布找我 。 ”他发现 , 到头来 , 自己还是个小老板 。也有部分客户取消订单 。 很多企业因此撑不住 , 直接退租了厂房 , 到今年6月 , 疯涨了一年多的北宁房价下跌了10% 。即使有订单可做 , 也没辙 。 越南缺少熟练技工 , 关键岗位要靠中国人 。 一些日系公司紧急转移了订单 , 但很多中国师傅和老板都过不去 。有老板直接跑去了柬埔寨 , 想绕一圈 , 结果在当地待了两个月后 , 打道回府 。 到今年6月 , 只有立讯等部分中国企业 , 能通过申报的形式 , 过去一些技术人员 。大厂也难以幸免 。 韩国疫情暴发后 , 三星将希望寄托于越南 , 转移了大量订单 。 却发现大批的原材料堵塞在中国 。 越南手机零部件严重依赖中国进口 , 当地缺配套、缺技术工人都是原因 。疫情期间 , 越南工业和贸易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 汽车、电子产品和手机制造商在获取供应和材料方面遇到了困难 。许多供应商在越南的库存只能撑2到4周 。 这其中包括摄像头在内的关键元器件 。 蓝思、伯恩在内的三星配套厂都因原材料供给问题 , 产能来不及恢复正常 。有人开始反思 , 如果没有贸易战 , 越南是否还值得来 。 前期火爆的真正原因 , 是这些供应链企业无法抵抗大厂的利润诱惑 。多数人认为 , 越南只是中国供应链的外溢 , 只能承接一小部分 。 但无论是多小的产业链的转移 , 也总是伴随巨大而漫长的代价 。 对于小厂来说 , 可能更为残酷 。王立林坦承公司做过最坏的打算 。 “但如果我知道风险很大 , 就不会去了吗?”只要处在价值链的末端 , 这个过程就会循环反复下去 。有时 , 他也纳闷 , 公司买了日本设备和磨具 , 但在一些高精尖的产品上 , 还是差一截 。 他反思 , 差别还是在人和管理 。 中国制造需要升级 。北宁工业局的官员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政府已经着手申报开发第二期工业用地 , 但不会比之前更多 , 整个2019年下半年 , 他约见中国企业的次数多了 , 满意的数量反而更少了 。 他已经拒绝了70多家企业 。被拒理由各不相同 , 除了不符合电子和高科技的定位外 , 有一条底线:产业要环保 。从大面上看 , 越南无法形成中国那样密集、完善的供应链 , 但如果越南政府做得好 , 这可能会是一个经过筛选 , 且更规范的市场 , 规避前人的教训 , 最大化外部经验 , 一旦技术沉淀下来 , 就有发展自身竞争力的可能 。 但这取决于很多人多层面的共同努力 , 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巨大的不确定性下 , 每个人早就都把最后的宝押在了土地上 。2019年初 , 陈红到那片还是农田的园区厂地考察 , 她从宣传册上看到 , 场地对面将有一个商场 , 她笃定这块地一定会增值 。 去年12月 , 她在东莞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哪怕生意失败了 , 这也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但那天 , 陈红还是反复问 , 那些中国老板真的有信心吗?王立林明白她想要的不是数字 , 她想要的 , 只是一个信心 。* 应受访者要求 , 王立林、陈红、李红旗、王立、李世华、李华均为化名;作者为《财经》采访人员 , 原载2020年7月20日《财经》杂志
推荐阅读
- 我给中国乳品质量洗个地
- 在“黄金海岸”中国这样实现人工港口与海龟共生
- 当核聚变遇上3D打印中国使“人造太阳”更近一步
- 欺人太甚!近两个月美国全面围剿中国实录
- 越南崛起的最大优势: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
- 纸老虎?俄媒:美国不敢与中国在南海发生直接冲突
- 中国人不学西方的好
- 中国结
- 平原公子:谁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人
- 平原公子:台积电断供,中国科技不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