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互联网贷款监管尘埃落定 银行加码业务整改新浪科技综合2020-07-20 10:36:460阅( 二 )


一位中小银行个金部门负责人坦言 , 此举针对中小助贷机构相当有效 , 但面对大型金融科技平台 , 中小银行则显得比较“软弱” 。 比如他们与大型金融科技平台合作开展互联网联合贷款时 , 被要求强制跟投比例不低于80%(即大型金融科技平台批复的80%贷款业务 , 银行必须同意一起放贷) , 无疑将削弱银行风控决策的自主性 , 与《办法》监管要求不符 。
在他看来 , 中小银行对此也无可奈何 , 因为大型金融科技平台所提供的导流与风控服务 , 恰恰能填补中小银行布局零售贷款业务的薄弱环节 。 如今他们只能借助《办法》给予的两年新老还断宽限期 , 与大型金融科技平台协商能否逐步降低“强制跟投”比重 。
“压力测试”悄然开展
采访人员多方了解到 , 尽管《办法》大幅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 但鉴于疫情冲击与经济环境变化 , 不少银行对拓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态度日益谨慎 。
一位民营银行贷后管理部门人士向采访人员透露 , 目前不少银行内部都针对互联网贷款业务开展压力测试——若疫情反复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 , 将会有多少借款人受影响而出现还款逾期状况 , 以此作为他们收紧互联网贷款审核门槛的重要依据 。
“不过 , 目前多数银行的互联网贷款坏账风险依然可控 。 ”前述城商行零售部门主管坦言 , 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银行在发放互联网贷款时 , 会要求借款人购买担保协议 , 由担保机构给信贷坏账“兜底” 。 而在实际操作环节 , 这些担保机构所获得的部分担保融资 , 来自上述互联网放贷银行 , 因此银行等于是用自己的“钱” , 给自身互联网贷款坏账进行“兜底” , 以美化互联网贷款业绩 。
“如今我们比较担心的是 , 若监管部门发现这种状况 , 会认为银行通过技术手段掩盖互联网贷款实际坏账风险 , 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 ”他指出 。 这反而会拖累银行向零售业务转型的步伐 。
上述民营银行贷后管理部门人士表示 , 如今他们还在按照《办法》要求 , 对第三方催收合作机构经营合规性进行评估 。
“事实上 , 多数银行都将互联网贷款逾期3个月以上的催收任务 , 委托给这些机构处置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但在当前环境下 , 这些催收合作机构工作难度不小 , 比如他们若派遣多人(超过2人)上门催收 , 在某些地方会被视为寻衅滋事 , 因此留下“不良催收记录” , 导致银行无奈终止与他们的业务合作 。
他表示 , 为此他们转而采取批量诉讼方式以实现快速催收 。 但在实际操作环节 , 若法院直接给予判决 , 银行有权利从逾期借款人账户扣款“还贷” , 但仲裁的执行力则显然较弱 。
“因此我们正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沟通 , 能否联合当地司法部门加快逾期贷款诉讼案例的判决效率 , 与《办法》相互配合构建更完善的合规催收环境 。 ”他表示 。 受制催收“受限”导致坏账压力骤增 , 部分银行要么“迫使”合作助贷机构大幅追加风险准备金作为业务安全垫 , 要么悄悄引入第三方机构风控模型作为核心放贷决策依据 , 令某些违规操作再度“死灰复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