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北京基教研专家权威解析2020年北京中考地理试卷试题

_原题为 北京基教研专家权威解析2020年北京中考地理试卷试题
一、 整体特点
2020年北京中考地理学科命题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为依据 , 在保持2018年、2019年北京市中考地理学科试题基本特征基础上 , 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热点 , 全面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题目设计大气平和 , 试题结构合理、难度适中 , 密切结合全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实际情况 ,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 突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体现首都教育改革特色、反映时代主题 。 命题从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四个方面 , 整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近年来北京市地理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 全面考查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实际获得、有效衡量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 整套试题凸显了地理学科“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 “坚持知行合一 , 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 对未来北京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 也为下学年初中地理学科“两考合一”改革的平稳过渡和有序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试题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立德树人 ,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 凸显家国情怀 , 彰显地理学科独特育人魅力
试题突出思想性 ,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和脱贫攻坚战 , 激发爱国情感 , 培育家国情怀 。 通过我国不同地域的地理景观和阿根廷异域风貌等素材 , 引导学生欣赏美、理解美 , 提升生活品味 。 通过《梦溪笔谈》中的一段话 , 渗透古人的智慧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知行合一 , 突出主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自身发展紧密结合 , 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获得
试题在学生研学旅行和地理实践活动中精选素材 , 考查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体现“坚持知行合一 , 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的要求 。
(三)顺势而为 , 充分利用素材构建情境 , 设置问题 , 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地理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试题地理图像丰富、类型多样 。 全卷共18组地理图像 , 有不同尺度的区域图、平面图、统计图、等值线图、手绘图等 , 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工具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比较与综合 , 渗透地理综合与区域认知素养 , 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
(四)平稳亲和 , 题目呈现形式、问题设置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 利于不同学生在答题中充分展示真实水平
试题难度适中 , 稳中求新 。 结合“随父母去小区看房”“一次性口罩生产”“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高铁建设”等鲜活的现实生活、生产情境 , 考查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
(五)学考互促 , 充分汲取一线地理课堂智慧 , 示范地理教学改革方向 , 促进全市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
试题与课堂教学互为促进 , 一方面充分反映了一线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成果 , 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考出来;同时对今后的初中地理教学也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
二、 选择题
(一)选材丰富 ,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 关注地理视角
试题选材丰富 , 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 紧扣时代脉搏 , 选择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热点、生产生活素材作为命题情境 ,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 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 并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 ,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 , 关注自然与社会 , 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
试题整体谋篇布局 , 反映全球生态及环境问题、关注国家发展、关注学生生活、关注文化视野;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精准扶贫、抗击疫情、高铁发展、生态治理等素材都成为试题情境 。 如:选择题第1-3题 , 以“小鹤随父母前往某小区看房”为情境 , 呈现了小区平面图及户型图等资料 , 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 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 也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 。 选择题第10-13题以南北方地区携手共克时艰、进行防疫物资生产为情境 , 体现我国工业发展成就 , 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资源及垃圾分类等问题 。 选择题第26-28题以“三区三州”为案例 , 反映了我国脱贫攻坚的成果 。
(二)注重基础 , 全面覆盖主干内容 , 坚持教学评一致
试题体现北京命题的理念与原则 , 从疫情期间实际教学情况出发 , 突出基础
性、全面性、综合性 。 注重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 不同题组涉及的知识点、内容领域比较全面 , 层次递进 , 不同层级比例适合 。 选材丰富 , 充分体现试题内容的“宽”与“活” , 让不同学校、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 , 都有发挥的空间 。
试题突出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的考查 。 试题将学习内容领域、学习能力和社会热点有机结合 , 形成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 ,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课堂学习过程、利用学习中的积累和方法、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 使得学习过程和考试过程形成完美的统一 。 如:选择题第32-34题 , 以“保护红树林 , 保护海洋生态”为情境 , 通过提取图文信息、观察、归纳、总结等思维过程 , 完成试题的回答 , 此过程与学习过程一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