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科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活在台积电阴影下的中芯国际何以向未来?( 二 )


但在强力辩解的同时 , 据说在张汝京的主导下 , 却在寻求与台积电的和解 , 但因为双方律师始终无法在细节条款上达成一致 , 而且中芯国际的代理律师认为 , 己方证据充分胜算把握很大 , 所以坚持要打到最后 。 正是这个坚持 , 让中芯国际受到重创 。
2009年11月3日 , 美国加州联邦地方法院判决中芯国际败诉 。 法院陪审团调查发现 , 在65个有争议的专利项目当中 , 中芯国际非法使用了其中的61个 , 台积电要求10亿美元的损害赔偿 。
官司败诉之后 , 2009年11月7日 , 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CEO张汝京以及律师团主要成员紧急飞往香港 , 与台积电负责此事的副董事长曾繁诚再次进行谈判 。 一番激辩之后 , 台积电与中芯国际当天正式达成和解协议:中芯国际分4年向台积电赔偿2亿美元现金 , 同时向台积电支付8%股权 , 外加授出2%的认股权 。 此后很快 , 张汝京也辞职离开了中芯国际(也有说法是台积电和解协议中的要求) 。
不知业内看了上述事实作何感想?当时 , 甚至是今天我们部分媒体在评价上述事实 , 基本都是以惧怕中芯国际超越台积电 , 刻意打压中芯国际作为结论 。 其实这个判断有一个基本逻辑悖论 , 那就是我们只需要反问一下 , 为何当时的中芯国际会让台积电感到害怕?它真正的创新技术实力来自哪里?
所谓一朝被蛇咬 , 十年怕井绳 。 自此之后 , 中芯国际在芯片制造技术上的创新近乎处于停滞状态 。 例如继张汝京之后担任中芯国际CEO的王宁国就为中芯国际定下两条策略:避开和台积电正面竞争 , 力争让中芯成为客户的“最优备选” , 也就是做台积电备胎;完善本土产业链 , 帮助本土半导体设备、材料和芯片设计公司发展 。
再之后任中芯国际CEO邱慈云提出的发展策略 , 也是与国际巨头寻求定位差异化和业务多样化 , 不直接和竞争对手对抗(意指台积电) 。 虽然其在任期间的2015年成功量产28纳米 , 但因为良品率过低 , 商业化进程相当缓慢 。 而此时的台积电已经开始开始量产16纳米 , 足足甩下中芯国际几乎三代(2011年的28纳米、2014年的20纳米以及2015年的16纳米) 。
20年的发展历程 , 到2015年 , 15年的时间 ,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 , 受制于台积电 , 中芯国际几乎没有任何的作为 , 加上期间内部控股权的内斗 , 形成自己在芯片制造方面技术创新 , 尤其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创新技术的研发路径和布局及自主研发体系几乎成为天方夜谭 。 而接下来 , 也就是目前业内最为亢奋的 , 认为中芯国际已经借此缩短与台积电的差距 , 甚至未来可能弯道超车的关键14纳米制程又当如何?
追根溯源 , 梁孟松298天量产的14纳米是什么?
此次中芯国际上市大火 ,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现任中芯国际CEO之一的梁孟松自2017年接替邱慈云后 , 采取了跨越三代、五级(22/20纳米、16/18纳米、14/12纳米) , 仅用298天的时间就将14纳米量产 , 创造了中国芯片制造的奇迹 , 未来更是因此可期 。
黑白科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活在台积电阴影下的中芯国际何以向未来?
文章图片
其实熟知芯片产业的业内人士看到上述策略应该不会感到意外 。
因为早在2011年 , 梁孟松从台积电离职 , 正式加入三星集团 , 担任三星LSI部门技术长 , 同时也是三星晶圆代工的执行副总之后 , 为了化解三星从28纳米制程转向20纳米制程过程中遭遇的技术瓶颈 , 甚至进度停摆的困境 , 梁孟松就提出了放弃20纳米制程 , 直接由28纳米制程升级到14纳米制程(跳过第24代的20/22纳米制程和第25代的16/18纳米制程 , 一次完成三代、四级跨越)的策略 , 且大获成功 。
典型的标志就是将2015年苹果iPhone6s的A9处理器的订单从台积电手中分食 , 同时还拿下高通的大单 , 不仅让台积电损失高达10亿美元 , 并使其股价一度大跌 , 评级遭降 , 甚至连连续看好台积电5年之久的瑞士信贷 , 也第一次看衰台积电的未来 。 更重要的是 , 这是台积电在芯片制程技术上首次败给亚洲同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