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这青春的大地”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这青春的大地”
今天是著名诗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马雅可夫斯基诞辰127周年 。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这青春的大地”
本文插图

马雅可夫斯基
吉狄马加:“革命和先锋的结合”
1893年7月19日 , 马雅可夫斯基出生在一名格鲁吉亚林务官的家里 , 母亲是贵族出身 。 13岁的时候 , 马雅可夫斯基的父亲一不小心被针划破了手指 , 最终死于破伤风 , 因此长大后他尽量远离胸针、别针之类的东西 , 而且随身携带肥皂 , 勤于洗手 。 1906年 , 马雅可夫斯基全家迁居莫斯科 , 他开始上学 , 并且对社会民主主义、对共产主义产生了兴趣 , 甚至因为参加地下活动三次被捕 。 正是在监狱中 , 他读到了巴里蒙特等人的诗 , 顿时对诗歌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 萌生了写作属于自己的诗的想法 。 1912年 , 马雅可夫斯基正式开始从事诗歌创作 , 并深受未来主义派的影响 。 他和小伙伴们发表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 , 这是他们作为未来主义者的宣言 。 未来主义的核心就是完全背离传统 , 所以他们的言行有时颇为与众不同 , 包括穿女装、在胸前的纽扣孔里塞一根胡萝卜 。 1913年 , 诗人的处女诗集《我》出版 , 有绘画基础的马雅可夫斯基亲自为诗集配了插图 。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这青春的大地”
本文插图

在1917年的冬宫炮声中 , 马雅可夫斯基也高声欢呼 , 为十月革命欢呼 , 为自己的艺术革命欢呼 。 他追求标新立异 , 充满激情地拥抱社会变革、挑战一切陈规 。 他的贴近时代的主题 , 他的直接参与历史进程的姿态 , 他对社会现实的热情讴歌 , 他独创的楼梯体诗行 , 给诗坛带来阵阵新风 。 所谓时势造英雄 。 风云际会的大时代 , 不仅给了天才的诗人喷涌的灵感 , 而且给了激进的诗人恣意的舞台 , 《穿裤子的云》《好!》等长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演说家般的激情 。 诚如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所说 , 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符合近百年来所有艺术的一个特征——“革命和先锋的结合” 。
1923年 , 马雅可夫斯基成立了左翼艺术阵线(“列夫”) , 创办了同名杂志 。 这个组织不仅是文学创作团体 , 还吸收了一大批戏剧、美术、电影、摄影、平面设计等领域的人士 。 他们在先锋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 而且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宗旨——文艺创作应该关注社会需求 , 即“社会订货论” 。 比如马雅可夫斯基曾和友人罗琴科合作设计橡胶托拉斯的奶嘴广告:“什么奶嘴都不如这家好 , 我准备从小吮到老 。 ”于是 , 诗歌对于马雅可夫斯基而言成为一个巨大的容器:拉来了文学、音乐、绘画 , 装进了人名地名、标语口号、门牌号码、大众俗语 。 于是 , 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从殿堂里走到了大街上 。 马雅可夫斯基对老派诗歌读者的惊愕一笑而过 , 真诚地关注普通读者的反应 。 他说:“我继续当游吟诗人 。 收集了大约两万个意见条 , 现在真想写一本《总的答复》(答复那些小纸条) 。 我知道读者群众想的是什么 。 ”
在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 马雅可夫斯基声名鹊起 , 他新颖的阶梯式诗行 , 他洪亮如钢琴般的声音 , 足以震撼任何一个听众 。 在他的演讲会或诗歌朗诵会现场 , 台下积攒着无数的提问 。 在大街上 , 路人交头接耳:“看呀 , 这是马雅可夫斯基!”在旅途中 , 陌生人像熟人一样和他打招呼 , 甚至请求他把诗集卖得便宜些 , 好让大家都买得起 。 1928年 , 马雅可夫斯基有一份这样的记录:“最近两个月 , 我到苏联各个城市作了约四十次演讲……一天里(而且不止一次) , 从清晨的汽笛响起到晚上的汽笛响起我一直在朗诵 。 ”有一次马雅可夫斯基在莫斯科大剧院朗诵长诗《列宁》 , 观众报以二十分钟的热烈掌声 , 其中一位观众是约瑟夫·斯大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