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自然散步 | 巴朗山:重走威尔逊之路

一百多年前 , 一个英国人多次来华 , 带队穿越中国西部众多鲜为人知的秘境 。 在四川 , 他多次深入贡嘎山、巴朗山、岷江河谷、黄龙等地 , 考察野生植物资源并采集标本和种子 , 把在这里采集到的全缘叶绿绒蒿、海仙报春、岷江百合、黄花杓兰等上百种野生花卉引种到西方国家 , 被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之门”的人 。
他就是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 。 作为著名的“植物猎人” , 这个名字对于热爱植物的观花人来说并不陌生 , 因为在中国西部观花时 , 总会不时提到 。
在威尔逊记录自己在华考察经历的《中国-园林之母》中 , 有一段关于全缘叶绿绒蒿的描述 , 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
川西|自然散步 | 巴朗山:重走威尔逊之路
本文插图

威尔逊著《中国-园林之母》一书中关于巴郎山的记述 徐颖 翻拍
“一直延伸到巴朗山口的、长满绿草的山脊上的植物种类具有明显的高山特征 。 花卉的数量大得惊人 。 精力旺盛地生长着的大多数草本植物正开着黄花 , 这种颜色占有绝对的优势 。 ”
“在海拔11500英尺以上 , 华丽的全缘叶绿绒蒿 , 开着巨大的、球形的、内向弯曲的黄花 , 在山坡上盛开 , 绵延几英里 。 千万朵绝无伦比的绿绒蒿 , 2-2.5英尺高的、耸立在其它草本之上 , 呈现一片景观宏大的场面 。 我相信 , 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夸张豪华的地方 。 ”
1908年6月 , 当威尔逊到达这里时 , 曾对巴朗山拥有如此多的植物种类而感到惊讶 。 从这样激情洋溢的文字里 , 可以看出威尔逊的激动与震撼溢于言表 。 这只是略带诗意的写实 , 还是出于震撼的夸张?当年威尔逊所见 , 究竟是怎样一个壮观的场面?一百多年后 , 沿着他的足迹 , 再次走进这片山野里 , 我们会发现些什么?
从成都市区出发 , 驱车三小时 , 车便从平坦富庶的川西平原 , 进入层层叠叠的崇山峻岭中 。 翠绿而茂密的森林 , 陡峭的山崖提醒我们 , 这里已身处横断山脉 。
六月初的山林一片青翠 。 路边 , 大百合体型高达2米 , 布满十余朵巨大的白色花朵 , 高大的身姿展现着傲人的美 。 细细的四川卫矛上 , 暗红的花朵如同梅花 , 淡雅而精致 。
一路只是稍有起伏的道路 , 即将陡峭转回 , 开始曲折向上——巴朗山到了 。
川西|自然散步 | 巴朗山:重走威尔逊之路
本文插图

巴郎山云海 本文除标注外均为 邹滔 摄
巴朗山处在卧龙自然保护区与四姑娘山之间 , 是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 。 它与周围众多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 , 共同构成了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分水岭 。
从海拔500米的成都平原 , 陡然升至这样的高海拔 , 自东而来的暖湿气流遇此阻挡而上升 , 温度下降 , 形成云海和丰沛的降水 , 造就出莽莽苍苍的森林和潺潺溪流 。
山谷之中 , 是各种兰花的福地 。 高大挺拔而茂密的云杉林、地上厚厚的腐殖质、湿润的空气以及从林隙透下的阳光 , 共同组成了一片适宜兰花生长的环境 。
走进山谷 , 阴暗的林下满是叶片巨大的蛛毛蟹甲草和鬼灯擎 , 山兰在叶间探出头来 , 金色的苞片下是有着紫点的白色唇瓣 , 数十朵一起点缀在直立的花葶上 , 一片细长的绿色瓦楞纸状叶片铺在地面 , 体型不高却格外清新 。
川西|自然散步 | 巴朗山:重走威尔逊之路
本文插图

戟形虾脊兰(左)和大花对叶兰
如果不是放慢脚步、放低身段地仔细寻找 , 大花对叶兰很可能会被人忽略 。 同样生长在林下的腐殖土里 , 两枚叶片相对展开 , 其上是五六朵形似盾牌的淡绿色唇瓣 , 薄如蝉翼 , 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 。
一株、两株 , 七八株 , 认真观察 , 它们在草丛里纷纷露出身影 , 数量不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