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弃儿到当代传奇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为何会被称“预言家”?( 二 )


不设限的爱是世间良药对作家而言 , 自身的经历常常成为重要的写作资源 , 这一点对珍妮特·温特森来说也不例外 。 在她的作品中 , 时常能窥见作者本人经历的倒影 。
例如在《给樱桃以性别》中 , 有一位居住在泰晤士河边、名为“狗妇”的女巨人 , 因为“体形大于她的世界”而倍感痛苦 , 这一灵感正来自于珍妮特·温特森的养母温特森太太 , 是对她的性格与特质进行的又一次诠释;而在《时间之间》里 , 温特森看似在借用“弃婴”的故事书写错位与迷失状态下的人们 , 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经历的迷失进行书写 。 然而 , 纵观温特森的“故事会” , 在诸多被用于创作素材的个人经验之中 , 被书写最多的 , 无疑还是那个耳熟能详的永恒主题——爱 。
|从弃儿到当代传奇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为何会被称“预言家”?
文章图片

温特森曾回忆道:“我从不相信我的父母爱我 。 我设法爱他们 , 但徒劳无功 。 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会如何爱——付出爱与接收爱 。 我着了魔似的、巨细靡遗地书写爱 ,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 我都认为它是最高的价值 。 ”在小说《守望灯塔》中 , 她借着角色之口道出爱在她的心中的崇高价值:“我曾经相信爱是至高无上的 , 我现在仍然保持着这一信念……爱一旦烧尽 , 这星球也就死亡了 。 ”她的作品中贯穿着对“爱”的求索与思考 , 关于对爱的追踪、诱捕、失去和渴望是她永不厌倦的写作主题 。 她在《写在身体上》里提出“为什么要用失去衡量爱” , 探讨人类“失去爱”与“追寻爱”的困惑 。 而在《时间之间》里 , 她一边对莎士比亚的经典进行重新想象 , 一边持续追问着“人们需要多久去重建爱和生活”的问题 。
在温特森的笔下 , 爱有着众多的形式 , 包括浪漫的爱情、激烈的性爱、对朋友的爱、对孩子的爱、对宠物的爱……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根源 , 一起指向“对生活的热爱” 。 这位在年少时便饱尝爱之失落的天才作家 , 不仅用或温暖或冷峻的笔触 , 孜孜不倦地详细描摹“爱”的形态 , 她更将它看作一种绝对自由、超越一切的事物 , 正如她所言:“这世界没什么 , 是爱造就了它 。 ”“这世界消失得不留痕迹 。 只有爱还在 。 ”
温特森曾在世界潮流犹自保守的时代 , 因性取向问题与小说中的笔法而饱受争议 , 人们为她的写作贴上格外醒目的“性别”标签 , 探寻她的同性恋身份 , 猎奇、考究作品中爱的主体究竟是男是女 , 而在大体上忽略了作者对爱的本质内涵的强调 。 针对很多人对待“爱”的苛刻标准以及作茧自缚的刻板印象 , 珍妮特·温特森曾在采访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 她认为爱本不应被范围限定 , 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 , 人们仍被一些模糊的界限所牵绊 , 委实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我们用许多种迥然不同的方式讨厌着彼此 , 却只会用一种狭隘的、俗套的方式去爱彼此……我觉得如果能够更多地去专注于爱和释放出爱会更好 , 而不要总是担心我们爱上了谁 , 我们为什么去爱 。 ”
温特森用写作实践着她的价值观念 , 力证爱不仅有着超越一切的宽广维度 , 更是修复这世间万物的良药 。 2015年 , 在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之际 , 温特森参与了霍加斯出版社的改写莎士比亚经典剧作计划 。 她将莎翁的《冬天的故事》放在当代的语境下进行重新创作 , 《时间之间》由此诞生 。 温特森在书中提到 , 莎剧常以“复仇”“悲剧”和“宽恕”作为结局 , 《冬天的故事》选择的正是“宽恕”这一种 。 《时间之间》便隔着时间的跨度 , 与这个宏大的主题遥相呼应 , 围绕爱的妙义和宽恕的力量展开 , “只有原谅宽恕 , 时间才会继续 , 生命才能向新的方向发展 。 ”这也是温特森本人最终选择的人生态度 。 在写作回忆录《我要快乐 , 不必正常》期间 , 她曾经历了一次彻底的精神崩溃 。 2008年 , 她企图通过自杀来终结痛苦 , 却因意外而未能成功 , “像是被给予了第二次机会” , 她由此决定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 。 而后她写下了童书《太阳之战》(2009) , 将孤儿身世的痛苦与对爱的渴望化作文字 , 渐渐再度拥有了对情绪和心灵的掌控力 。 “我们将学会如何去爱 。 ”最终 , 她对身体内那个发疯的“怪物”如是说道 , 原谅了曾经伤害她的一切 , 与自己的生命达成和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