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运联研究」3000亿元商用车车险市场,谁能分得一杯羹?


商用车车险这份千亿级市场规模的大蛋糕一直被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挂靠单位瓜分 。 那么 , 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物流平台 , 能否凭借自身的优势从中分得一杯羹?
中年|「运联研究」3000亿元商用车车险市场,谁能分得一杯羹?
本文插图
1)我国3000亿元商用车车险保费市场由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和挂靠单位瓜分;
2)商用车车险的决策主体是物流公司、挂靠单位和融资租赁公司 , 与采购主体不完全一致;
3)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 , 通过“物联网+保险”模式 , 击穿整个保险理赔的成本结构 , 降低了车险的赔付率 , 有机会在千亿级规模的商用车车险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
商用车保险产业链
1.1 市场规模预测:3000亿元保险市场
据全球经济数据库CEIC的数据显示 , 截止2018年底 , 我国载货汽车保有量为2567.8万辆 , 其中重卡709.5万辆 , 轻卡1728.5万辆 , 中卡124.4万辆 , 微卡5.4万辆 。 根据不同车型的保险计费标准可综合估算得出 , 国内商用车保费规模约为3000亿元 。
中年|「运联研究」3000亿元商用车车险市场,谁能分得一杯羹?
本文插图

中年|「运联研究」3000亿元商用车车险市场,谁能分得一杯羹?
本文插图
1.2 保险利润来源于保费收入与赔付支出差额
从保险的基本原理来看 , 保险是一种概率问题 , 当车辆数量足够大时 , 出险率和赔付率就趋向某个特定的值 。 保险公司的营运模式非常简单 , 利润来源于保费收入与赔付支出的差额 。
1.3 商用车保险主要通过保险公司及挂靠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代理渠道销售
保险公司通过自营以及保险代理渠道向投保人销售商用车保险 , 来收取保费 。 投保人出险后 , 则由保险公司负责理赔 。
中年|「运联研究」3000亿元商用车车险市场,谁能分得一杯羹?
本文插图
国内的保险市场中 ,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和太平洋保险的保费规模已占整个市场的60%以上 , 市场集中度已达到较高水平 。
另外 , 保险代理机构作为常见的传统销售渠道 , 可以代理多个品牌的保险 , 以赚取保险公司佣金 , 但不负责出险和理赔 。
商用车保险投保人分为两类 , 个体和组织 。 而由于国家政策限制 , 个体司机无法自行购买车险 , 需通过挂靠单位购买保险;组织则主要由物流公司组成 。
挂靠单位以赚取保险手续费(保费返点)为主 。 一般交强险的返点点数为4% , 商业险的返点点数为25% , 根据投保规模和保险序时进度 , 商业险返点略有不同 。
中年|「运联研究」3000亿元商用车车险市场,谁能分得一杯羹?
本文插图
1.4 商用车保险的采购主体和决策主体不完全一致
车辆挂靠的经营者主要以挂靠单位(纯第三方挂靠/经销商挂靠)为主 , 少数为融资租赁机构下的挂靠平台;因此 , 车险采购主体主要由物流公司、挂靠单位和融租租赁机构下的挂靠平台组成 。
1.4.1 挂靠单位具有采购控制权 , 保险返点为利润来源之一
挂靠单位是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挂靠群体 。 这类挂靠单位前期通过给司机提供高额的购车补贴 , 吸引司机转移车辆产权 , 后期通过把控司机保险购买权赚取保险返点 。
虽然部分经销商旗下的挂靠平台允许司机自行选择保险公司 , 但因在经销商这里拿到的保险折扣更高 , 司机还是会选择将保险购买权交给经销商 。
1.4.2 物流公司既是购险决策人又是保费承担者
与挂靠单位不同 , 直营的运输组织以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部为主 , 个体较少 。 这类企业大多数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运输需求 , 自己承办运输资质 , 自购车辆和招聘司机 , 车辆的产权与使用权自然都归企业自身拥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