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今日头伏,看看老北京人是如何熬过“夏经天儿”的( 二 )

老北京内外城各城门的护城河边都有深而广大的冰窖 , 用以冬天储冰夏天用 。 图为夏天一处冰窖正在往外运冰 。
什刹海在老北京便是个避暑胜地 , 不仅可以游览赏荷 , 荷花市场的饮食排档还售卖冷饮和时令瓜果 , 以及什刹海出产的鲜莲子、鲜鸡头米、鲜菱角等水产 。 小吃主要是清凉开胃的小豆凉糕、小枣切糕、荷叶粥等夏日美食 。
“天棚鱼缸石榴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老北京四合院内的生活场景 。 没有空调的时代 , 老北京夏日改善家居小环境的主要方法就是搭凉棚 , 夏天用凉席搭个天棚 , 把整个四合院罩住 , 防止太阳暴晒 , 能令室内气温下降不少 。 但一般家庭也并非都搭得起凉棚 , 而商铺则必须要搭凉棚遮阳 , 尤其是在商业街 , 凉棚鳞次栉比 , 行人能一路享受清凉 。
老北京|今日头伏,看看老北京人是如何熬过“夏经天儿”的
本文插图

夏日什刹海的小吃摊儿 。
老北京|今日头伏,看看老北京人是如何熬过“夏经天儿”的
本文插图

老北京最便宜的夏日饮品——大碗茶 。 图为一家商铺提供的茶水 , 应该是免费赠饮 。 饮茶点搭着凉棚 , 没有设摊位 , 一位饮茶者手里拿着蒲扇 , 看上去似乎是个过路人 。
老北京|今日头伏,看看老北京人是如何熬过“夏经天儿”的
本文插图

什刹海在老北京便是个避暑胜地 。 图为荷花市场的饮食排档 。
夏日昼长夜短 , 人的睡眠减少 , 外出游玩是最好的消遣 。 除了刚才提到的到什刹海逛荷花市场 , 去二闸泛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二闸即是现今位于国贸桥以南的庆丰闸 。 民国时期 , 这里已辟为公园 , 原来是北京通惠河上的第二座水闸 , 所以俗称二闸 。 过去从二闸往东 , 水深河阔 , 两岸风光秀丽 , 一到夏天就有很多游船 , 载客游赏 。
老北京|今日头伏,看看老北京人是如何熬过“夏经天儿”的
本文插图

二闸的游船 。 二闸是通惠河上的第二座水闸 , 过去从二闸往东 , 水深河阔 , 两岸风光秀丽 , 一到夏天就有很多游船 , 载客游赏 。
老北京|今日头伏,看看老北京人是如何熬过“夏经天儿”的
本文插图

图为永定门外护城河 。 看得出河水不多 , 人力车、马车的车夫们在这里洗车之余 , 多半也会和图片里的儿童一样 , 在这里游游泳、洗洗澡 。
老北京|今日头伏,看看老北京人是如何熬过“夏经天儿”的
本文插图

夏天中山公园搭起凉棚 。
老北京|今日头伏,看看老北京人是如何熬过“夏经天儿”的
本文插图

中山公园的荷塘 。 可惜老照片只有黑白两色 , 显不出本该满目的碧绿 。
北京的中山公园在清朝是社稷坛 , 到了民国成为北京第一座公园 。 这里有古老的松柏 , 浓荫蔽日 , 护城河面荷花也很繁盛 , 也成了老北京文教界人士消夏饮茶的好去处 。 据邓云乡先生的《增补燕京乡土记》记述 , 当年园内有来今雨轩、春明馆、长美轩、上林春、帕斯馨等多家茶馆 , 卖茶并制售可口的点心便餐 。 有意思的是 , 各家都有着固定的茶客 , 泾渭分明 , 有的是新派人物麇集之地 , 来的人都西服革履;有的是旧派人物聚会之所 , 大家都长衫一袭 , 毫不相犯 。
至于当年的底层劳动者 , 夏天在树荫下找个野茶馆也可“偷得浮生半日闲” , 或是跳进护城河里戏戏水也未尝不可 。 至于儿童 , 夏天代表着他们的欢乐时光 , 捉蜻蜓、粘知了、逮蚂蚱就能疯跑一整天 。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文 | 陈飞(作者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监事长)
图 | 闻者、中山公园管理处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