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识局|洞庭湖,越来越小 | 地球知识局( 二 )


两湖(湖广)地区成为最佳选择
但这也意味着对这一区域的大量水域围湖造田
(底图来自:NASA)▼
地球知识局|洞庭湖,越来越小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咸丰年间的湖南巡抚骆秉章就表示 , 洞庭湖周边各县的粮食不但能自给自足 , 而且还能大量外运 , 而这对省内其他县份来说则十分困难 。 根据1936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 , 当时滨湖的12个县平均每县可输出40万石的粮食 。 按照这份数据 , 说是“洞庭熟 , 天下足”也无不可 。
清朝的湖南全图中
虽然洞庭湖周边已经在大规模开发
但大湖规模还是比今天要大很多的▼
地球知识局|洞庭湖,越来越小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1949年以后 , 由于当时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 人民温饱问题尚未得到满足 , 因此湖区周边群众对洞庭湖的围湖造田仍在继续 , 还出现了“向湖泊进军、向水面要粮”的口号 。 在当时而言 , 这对于缓解温饱问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
水中央也可以直接开建
(图片:map.tianditu.gov)▼
地球知识局|洞庭湖,越来越小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不过建国后出现的这次垦殖浪潮 , 也是最后一次了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 社会各界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注重 。
从“八百里”到“四百里”
这种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 无疑也会深深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 洞庭湖的萎缩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
据学者研究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洞庭湖由于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 , 当时面积约有6000平方千米 。 唐宋时 , 由于垦殖活动较多 , 湖面较为缩小 。 元明时期由于垦殖活动尚未出现爆发性增长态势 , 所以湖泊面积并不算小 。
但到清代中期 , 洞庭湖周边便出现了“与水争地”的势头:“湖边稍高之地 , 无不筑围成田 , 滨湖堤垸如鳞 , 弥望无际 。 ” 到1949年冬 , 湖区围垦总面积已达593.5万亩 。 这样大规模的农田 , 无疑是建立在侵占洞庭湖面积之上的 。
明清与现代对洞庭湖周边围垦大致示意▼
地球知识局|洞庭湖,越来越小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除了人为垦殖活动外 , 主要来自于长江干流荆江段和湘、沅、灃、资四条长江支流的泥沙导致的自然淤塞 , 也是另一大影响洞庭湖面积的因素 。 泥沙淤积虽然给垦殖创造了条件 , 但也影响了当地的垸湖关系 , 带来了另一个恶性影响——严重的水患 。
整个湖南的水 , 都汇聚到洞庭湖来▼
地球知识局|洞庭湖,越来越小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垸田形成后 , 大量淤泥堆积在堤垸之外 , 久而久之逐渐出现了垸外湖洲高于垸内农田的现象 , 从而导致外洪内涝的局面 。 不仅如此 , 洞庭湖原本的泄洪蓄洪能力 , 也因面积的萎缩而大幅度减弱 。 至少和明代相比 , 清代水灾的受灾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 。 到道光年间 , 时人魏源已开始把长江水患和黄河水患相提并论 。
咸同年间 , 洞庭湖北方的藕池、松滋相继溃口 , 使得荆江正式形成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南流洞庭湖的格局 。 虽然入湖水量一度因此大大增加 , 然而入湖泥沙却也伴随江水大量淤积在湖盆 。 湖泥的淤积 , 又进一步吸引了民众的垦殖活动 。 所以在湖泊面积短暂的“回光返照”、出现扩大趋势后 , 结果却是洞庭湖日益加快的萎缩进程 。
所以才出现了洞庭湖与北方长江
有众多水道相连的状况▼
地球知识局|洞庭湖,越来越小 | 地球知识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