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2020-2《中华文史论丛》目录( 二 )


关键词:驻英公使馆晚清外交文书流转国际法照会 外交代表
摒挡须仗舌辩
——蔡钧与晚清地方对外交涉
张晓川
提要:蔡钧早年在广东出仕 , 后长期在广东、两江、福建等地办理地方外交事务 。数十年对外交涉事务处理中积累的经验 , 使其形成了一套外事风格和手段 。即在平日多与联络亲善的感情基础 , 以公法、条约为依托的理论准备和实际谈判中的话术、技巧 。根据自己的交涉经历 , 蔡钧撰写了《外交辩难》一书 , 展现了地方外交实践的细节 , 不过书中也使用了不少叙事策略 , 以达到矜功的宣传效果 。在近代中外交往频繁的背景下 , 蔡钧这样的地方中下级官员 , 参与到各种外交活动中 , 实际上又与晚清外交的“摒挡”理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关键词:蔡钧地方外交《外交辩难》“摒挡”理路
被忽视的义理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之英译及其反响
屠含章
提要:本文利用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之英译本及西方学界的相关书评 , 主要揭示译者富路德对原著的改造 , 并勾勒此书在美国汉学界所引起的争议 。富路德不厌其烦地为原著添加大量注释以帮助西方读者阅读 , 却删去了颇含义理意味的陈寅恪序 。陈垣在《华化考》中展示出的史料搜集功夫受到了评论者们的一致认可 , 但他的时代关怀却不太能受到西方学者的理解与认同 。尤其在美国 , 牟复礼与拉铁摩尔等学者对此书批评尤多 。美国学者对义理的忽视 , 不仅在于陈垣微言大义的笔法有些曲折 , 还在于他们与作者之间所存在的情感隔阂 。
关键词: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富路德牟复礼
明代赋役黄册所见州县军户探研
——以上海图书馆藏古籍纸背文献为中心
张恒
提要:上海图书馆藏《乐府诗集》纸背文献中 , 有四叶详载明代州县军户充发卫所等事项的赋役黄册 , 其性质为明正德七年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宁海乡二十五都攒造之军户黄册 。明代在军户充军和清勾管理过程中主要参考的“军黄二册”中民册部分 , 当指此处黄册对军户充军及勾补等具体内容的注文 。黄册中所载明宣德时期整顿卫所的细节内容 , 则为我们了解卫所勾补军户时“先营丁 , 后户丁”原则提供了典型案例 。此类一手史料的发现和解读 , 为我们理解明代军户制度与赋役黄册制度二者间的关联提供了细节史料 , 体现了明代卫所册籍与赋役黄册间登载内容的一致性 。此类明代州县层面清勾军士细节材料的保留 , 为学界从州县及赋役黄册层面解读明代军户制度 , 及利用各类原始资料进行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关键词:明代赋役黄册州县军户勾补
清代图甲户籍运作机制的分异与趋同
——以徽州文书《祁门修改城垣簿》为中心
黄忠鑫
提要:清代乾隆年间的《祁门修改城垣簿》不仅是修城的账本记录 , 也是全县图甲信息的汇总 , 具有户籍名册的性质 。重修城垣的捐输数额体现出一次临时性赋税摊派的实际状态 , 可以窥见图甲组织的运作机制 。由士绅、宗族控制的图甲组织 , 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包揽运作机制 , 往往存在一定的税收欠额 , 子户的具体情形也呈现得颇为模糊 。官府为了直接掌握赋税土地额度 , 尝试对图甲格局进行调整 , 暂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 但始终无法避免中间包揽的趋势 。
关键词:清代徽州图甲赋税户籍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朝鲜半岛的接受与变迁
——以朝鲜朝“面里制”为中心
朱玫
提要: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朝鲜半岛的接受与变迁可从“面里制”具体分析 。17世纪面里制改革论的内容以周代乡遂制等先王的政制作为政治理念原型 , 并参照中国历代行政村的实施方案 , 其内容构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鲜朝乡村治理的理念 。17世纪关于面里制的设计在强调国家对乡村实行再编和统治的同时 , 积极吸收古法的封建制理念 , 并继承了古代乡里制、乡官制的遗志 。面里单位既承担基层行政管理职能 , 又带有一定的乡村自治性质 。庆尚道丹城县户籍所见的面里建置演变过程显示 , 丹城县面里编制以及面—里纵向统属关系从17世纪后期开始逐渐形成 , 18世纪基本确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