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流水账”的错觉( 三 )


……
把上面这些文字读一下,是不是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但为什么写下来,就有“流水账”的感觉呢?
我们稍微动动笔吧:
1、游览的人真多,我们排了好一会儿才登上长城,随后,导游开始给我们介绍长城。
2、不一会儿,我们走到了烽火台上,在高处看着群山,可美了!当时,我想到了几个与长城有关的故事。
3、放假时,爸爸带我去公园。我看到许多小朋友在骑自行车,我也好想骑。可只要拆掉辅助轮,我的自行车就东倒西歪,好像一碰就能倒。看我这么想骑自行车,爸爸决定教会我。
其实细节描写反而更少了,去掉的就是下意识地“名词重复”。在我们的日常表达里,这种重复是很正常的,但在写作中,它就需要精简,或者合理使用代词。
不然,一种流水账的感觉就会扑面而来。字数是够了,但文章却很难读。
我看到了不少希望能改改“流水账”的稿子,发现超过一半,都有同样的问题——事实上它并没有真的流水账,也是有重点的,只不过这种词汇重复的表达习惯,把那些优点给掩盖了。
另外我还分析了一篇《假如我会72变》,和实在忍不住点评了一篇可能老师没改好的作文。大家可以在直播回放里收看。
另外有些家长还把孩子的读书笔记啊,日记随笔啊发了过来,这里我做个提醒:
其实读书笔记、日记随笔这样的内容,只要孩子愿意写,自己能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就足够;三年级以下的小孩子,只要言之有物,不大量使用拼音,就是好事情。不是每篇文章都要维持高质量的。胡适不也写“今日打牌”不是么。
别吓着他们。我们一方面得让孩子服气,另一方面,也得呵护他们写作的意愿啊。
 错觉|“流水账”的错觉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