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金字塔原理(4):纵向结构,像高手一样深度思考分析问题( 二 )


纵向|金字塔原理(4):纵向结构,像高手一样深度思考分析问题
本文插图

通过why、how、what的结构性深入 , 就能找到真正原因 , 如果不想他调动 , 就能在相应层面给到解决方案 。
当然 , 也有人上来就告诉你因为现在工资少 , 新部门工资多 , 你可以直接在工资层面与他博弈 。 但掌握更多因素 , 了解好权重 , 才能帮你系统解决好问题:工资少是导火索 , 还有团队氛围不和、能力长期无长进、任务量重等原因 , 这其中可能存在根本原因 。 如果只是帮他提高了工资 , 其他问题没解决 , 那么再次调岗是迟早的问题 。
深入问题找原因 , 要问到多深呢?通常到这几个层面:已成事实、数据;不证自明的公理、常识、定理 。 关于人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行为 , 那就要到心理层面 。
小时候看过一期节目 , 印象深刻 。 讲的是大山一个孩子 , 行为怪异 , 故意毁坏东西、无故打人、经常恶作剧 。 起初认为是调皮捣蛋 , 恶作剧越闹越严重时以为是中邪 , 后当地医生又说多动症 。 如果在多动症这个层面解决问题 , 方案就是吃药、严格教育、形体管理 , 但这些都无济于事 。
后心理专家对小孩进行了长期调查和研究 , 得出以下结论:简单来说逻辑是恶作剧-想引人注意-缺乏关注-内心缺爱-父母在外打工-忽视孩子关爱 。 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母亲在家陪孩子上学到初中 。 专家再跟进一个月发现 , 孩子的恶作剧行为明显减少 , 而且本质是个挺懂事的孩子 。
这就是思考问题深度不同 , 解决方案也不同 , 带来的结果不同 。 如果当成多动症来治 , 从根源上就偏离了方向 。 中国有多少家长的教育停留在这个层面 , 想想让人后怕 。
拆解问题也经常应用在商业上 , 门店不赚钱是结果(what)层面 , 就要梳理好所有因素 , 逐步深入找根本原因 。 别的案例不说 , 我自己曾用这种方式帮一家餐馆做了分析 , 可以看看这篇:《咨询实操心得:手把手用实际案例教你提升一家餐馆收入》 。
三、纵向结构有什么好处?
我们生活在不断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中 , 问题往往如海面上的冰山一角 , 只露出一点 , 如果看不到底下的冰山 , 往往是为更大的危机埋下种子 。 同时 , 如果没有深入思考找寻问题本质 , 那么永远只是扬汤止沸、隔靴搔痒 。
再来跟你说一个实际应用案例 , 之前一个朋友看到我写文章 , 想让我帮他们公众号写篇招生文 , 为暑期乒乓球训练营招生 。
好 , 我们来分析:

  • 想让我写文章是一种措施 , 是how层面 。 如果在这个层面给出解决方案 , 那么目标就是如何通过一篇公众号文章吸引人观看 , 进而转化报名 。 我要做的就是想吸引人的标题 , 找好看的配图和排版 , 梳理活动权益等 。
  • 深一步思考 , 他让我写文招生 , 是遇到了问题——招生不足 , 报名人少 , 这是what层面 , 那么再深挖一层为什么招生不足呢?
  • 原来是生源触达不足 , 不知道怎么找到合适学生 , 这才是真正的why层面 , 也应该从这一步入手 。
后我的建议是 , 让他们机构找当地的家长社群(谈话发现家长都是决策者 , 家长决定报名) , 如小区业主群;品牌联合 , 找其他兴趣班机构合作 , 制定返佣机制;老带新 , 设立有奖激励 。
这是更深一层解决问题 , 我的目标是帮他招生 , 而非写一篇招生文 。 公众号文章只是一种触达手段 , 在这个层面做再多 , 往往都不起什么作用 。
不要小看这件小事 , 当你用同样的逻辑看待行业时 , 发现本质其实都一样:相当一部分广告公司都是在how层面给解决方案 , 客户出一个命题 , 要做一场campaign , 广告公司就在这个命题下想广告语、做海报、做营销事件 。 却很少思考客户为什么要这么做:公司的整体战略是什么?这个产品的战略定位是什么?公司会拿多少资源投入?产品的市场阶段如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