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代的京营与边兵:中央与地方军队实力的转变,明王朝的御兵之道(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洪武时期 , 北边的防御体制是都司卫所和沿边诸藩 。当时北边的卫所有四项职能:护守城池、防御蒙古、负责治安、拱卫京师 。永乐帝在继位后以天子守边代替了藩王守边 , 九边镇戍兵制的建设应该也是这一时期开始起步 。永乐七年(1409年)宣府、大同二镇设镇守总兵官 , 到嘉靖二十年七年(1548年)蓟镇正式称镇 , 九边先后建立 。九边的兵力在明初约为四十万 , 嘉靖二十年(1541年)左右为三十九万多 , 隆庆时则为六七十万 , 万历时六十万左右 , 可见明代周后期的边兵常在六十万左右 , 约占同时期明全国兵力的一半 。
而边兵不但数额庞大而且实力雄厚 , 他们出了对抗蒙古以守卫北边防线之外 , 还被用来镇压起义和护卫京师 。明朝末年后金兴起 , 农民大起义爆发 , 明朝凭借的武装力量主要是边兵 。虽然当时的边兵在与蒙古和清军作战之中稍有疲弱 , 但是相比较京营来说 , 还是相对较强的 。
明王朝的统兵政策是根据其具体情况来制定的 , 尤其是在多地设置卫所制度 , 尽可能巩固已经取得领土 , 保证明王朝的国家稳定 。而北部的蒙古势力一直是明王朝的劲敌 , 有明一代 , 始终未能解决北部的蒙古侵扰 , 给明王朝带来了长久的困扰 。即使是后来实行的九边政策 , 也只是起到一个巩固领土的作用 , 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被动的情况 , 当敌军来袭 , 也只是做好防守 。但是正是在这样的政策领导下 , 明王朝北部边疆一直处在一个缩减的范围 , 领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当时的明王朝除了北部的蒙古势力之外 , 还得应对东部的倭寇以及西南的一些势力 , 可以说用兵地方极多 , 至于说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 这应该也是一个需要分时间段的内容 , 当战争频繁 , 自然能就会训练士兵 , 但是当局势稳定的时候 , 军队实力就会有一定的下降 。典型的就是在北部边疆在经历土木之变之后数十年的时间内保持了一个稳定 , 但是到了成化年间的时候 , 蒙古军的侵扰使得明朝猝不及防 , 丢失了不少的领土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化给明朝带来的潜在危害
明代军制和政治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受制于中央 , 作为权力的中心 , 皇帝自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 相较于前代 , 明代皇帝的地位有了很大的上升 , 皇权得到进一步提升 ,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障决策的执行 , 但也有许多潜在的隐患 , 明代严重的宦官专权危害则就是因为皇权高度集中的结果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朝实行卫所制 , 军队遍布各个地方 , 但是军队统帅权在中央 , 地方上的军政官员都不能掌握军队 。明代军制是所谓内外相维 , 即京城和地方、中央和外地互相牵制 , 互相维持 。军队的一般训练 , 在地方上的卫所内进行;高级训练 , 到首都进行 , 卫所军士轮番上京师组成京营 , 进行特种训练 。统帅权亦内外相维 , 地方上设都指挥使司 , 为封疆大吏 , 辖卫所;中央设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 。他们下辖的都司卫所 , 呈犬牙交错状态互相插花 , 既内外相维 , 又不使统兵机关有一个连成一大片的地区 。
而遇有战事 , 临时指派统兵将帅 , 事毕 , 将帅交印 , 兵归卫所 。这样很好的一点就是能够避免将领独霸一方的局面 , 很大程度上能够保障明王朝的安危 , 出去政治的考虑 , 这是很好的一项军事政策 。但同时 , 这种军事策略也很容易造成将领与士兵的配合存在一定的隔阂 , 这也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隐患 。
推荐阅读
- 朱棣|明代“三杨”,辅佐朱棣朱高炽,培养朱瞻基,缔造四代优秀帝王
- 王臣|明朝成化年间,妖道以邪术魅惑皇帝、祸乱江南,终被斩首示众
- 朱元璋|失业,没存款,没房子,父母双亡明朝皇帝朱元璋到底有多惨?
- 朱棣|徐达的后人在哪里?他们后来结局如何?
- 皇帝|明朝一位出生在正确节点上的皇帝,最有趣也最能折腾,可惜死早了
- 明朝|从肮脏的“养瘦马”产业链入手,来看看明朝食盐开中制如何崩溃
- 初三励志当学霸哇嘎嘎|我喜欢你,胜于昨日,略匮明朝
- 明朝|在宋朝,明朝,汉朝和唐朝普通百姓的生活体验分别怎样?
- 明朝,朱棣|“妖僧”姚广孝一生到底追求什么?《大明风华》里为何如此潇洒?
- 明朝,袁崇焕|能让明朝灭亡推迟15年的关宁铁骑,为何却会被世人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