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狗|从这只"狗"上,可以看出河南文化之厚重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从这只"狗"上 , 可以看出河南文化之厚重
提及河南文化 , 许多人都会有一个印象——厚重 。 无论是历史人物典故、佛道阴阳纵横学说的兴盛 , 还是地下文物之灿烂 , 都令人赞叹不已 。
而在豫东一带 , 太昊陵是文化厚重的具现 , 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人祖庙会这里都人满为患、香气冲天 。 而在太昊陵门前广场上 , 有着小商小贩在售卖工艺品 。 其中 , 有一种名为"泥泥狗"的传统手工艺品最为奇特 , 被称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
泥泥狗|从这只"狗"上,可以看出河南文化之厚重
本文插图

据当地一位泥泥狗非遗传承人介绍 , 如今还会制作泥泥狗的大多数已经五六十岁了 , 年轻人很少会愿意学这个 。 因为 , 泥泥狗无法像烧瓷器那样借助一些现代化工具和手段 , 只能凭借人手和经验 , 是一个苦活 。
从整个流程来看 , 泥泥狗大致分为挖泥、打泥、捏制、绘制、着色等几个阶段 。
通常情况下 , 艺人们挖地五六尺深 , 即可得到黄胶泥 , 这种泥细腻而有粘性 , 比较适合捏制;之后 , 用水和好泥之后 , 放到石板上用棒槌捶打 , 排出泥土中的气泡 , 让泥土更容易成型;接下来就是捏制原始胚子 , 进而在其基础上修整;然后就地取材找一根高粱杆 , 削减之后刻画形象;最后是涂上黑底色 , 晾干后点上其他颜色的图案 。虽然 , 泥泥狗以"狗"为名 , 但实际上并不仅仅局限于"狗"的形象 。 目前来看 , 泥泥狗的造型大概有500多种 。
泥泥狗|从这只"狗"上,可以看出河南文化之厚重
本文插图

凡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 , 基本上无所不包 , 更有很多是不同动物特征组合在一起的产物 。
而这恰恰是泥泥狗传承原始文明的证明之一 。 在原始社会中 , 有一种名为"图腾崇拜"的习俗 , 人们往往将周边存在的动植物"神化" , 使之成为部族的血脉起源 。
狗 , 作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六畜之一 , 被很多部族当做是图腾 , 淮阳当地属于的重要分支 。
并且 , 当地流传的伏羲女娲的故事 , 女娲抟土造人 , 后来衍生出泥塑这种艺术形式 。 与此相应的 , 还有最早人类繁衍的本能性需求 , 因此生殖崇拜也在泥泥狗的造型中时有体现 。
泥泥狗|从这只"狗"上,可以看出河南文化之厚重
本文插图

只不过 , 随着后来人们逐渐走向文明 , 生殖崇拜渐渐演变成"无后为大"的儒家传统观念 , 表现形式没有那么直接罢了 。
但在底层的民俗文化中 , 这种文化特征一直未曾消失 , 泥泥狗这种艺术也被人人代代相传 。
除了造型凸显历史文化底蕴外 , 泥泥狗黑色为底的色彩应用也是颇有文化内涵 。 《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 , 玄本身就是赤黑色 , 有深奥、玄妙的意思 。
或许 , 出于向上苍或者神明祈求的意图 , 泥泥狗以黑色为底色 , 使其带有一种神秘的韵味 。 而这些在中国文化中也是应用广泛 。
比如 , 黑白两色的太极图 , 一看就让人产生玄远深奥的感觉;先秦秦汉时以黑色为贵 , 由此也让当时的汉服显得肃穆典雅 。
【泥泥狗|从这只"狗"上,可以看出河南文化之厚重】从以上造型、颜色两方面来看 , 泥泥狗的文化传承最早可以上溯到石器时代 , 并在后来的秦汉文化奠基中得到加强 , 是河南文化厚重的重要载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