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财经|对外投资不利,劲牌终究还是错付了( 二 )


对此 , 刘晓威进一步指出 , 劲牌系3%的股权占比 , 在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组织架构与营销系统等核心问题上很难占有主导权 。 即使劲牌有高端营销管理人才的注入、部分渠道资源的共享等营销体系的支持 , 在企业战略、企业管理与组织架构变革滞后或停滞的状态下 , 这些只能是“不影响企业大局的战术动作” , 成效有限 。
尽管去年劲牌入股青青稞酒 , 但早在2016年 , 青青稞酒全资子公司西藏天佑德就曾与劲牌子公司毛铺健康酒业、西藏天麦力签署合作协议 , 共同设立了西藏纳曲青稞酒业有限公司 。
然而 , 该公司自2016年5月成立以来便持续亏损 。 根据青青稞酒财报显示 , 在2019年1-12月被纳入青青稞酒合并范围后 , 纳曲青稞酒业实现净利润-1559.73万元 , 占公司净利润-72.32%;纳曲青稞酒业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01.88万元 , 占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43% 。

除成立公司外 , 劲牌还曾派遣高层人事进驻青青稞酒 。 2018年7月 , 青青稞酒发布公告称 , 公司副总经理王君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职务 , 同时 , 聘任鲁水龙、张芬军为公司副总经理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 鲁水龙曾任劲牌有限公司区域营销总监;张芬军曾任劲牌有限公司区域营销总监、销售总监 , 劲牌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保健食品事业部总经理 。
对此 , 朱丹蓬指出 , 整体来说 , 劲牌对外布局投资时不顺利的 , 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失败的 。
蓝鲸财经|对外投资不利,劲牌终究还是错付了
本文插图

仍需“自救”
此前有观点认为劲牌有意借壳青青稞酒 , 但以劲牌目前情况来说 , 似乎“自救”更为重要 。 对此 , 酒讯以电话方式采访劲牌相关部门 , 但截至发稿前 , 未获得回复 。
在市场方面 , 劲牌除需要面对保健酒天花板外 , 还要面临销售收入放缓、市场竞争逐渐加大的窘境 。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 2016年劲牌销售收入约为92.15亿元 , 2017年其销售收入约为104.9亿元 , 同比增幅为13.84% , 但在销售增速上 , 2018年劲牌销售额同比增幅为11.51% , 销售增速不及2017年 。

对于业绩放缓 , 刘晓威指出 , 保健酒市场容量见顶和白酒增长乏力造成了劲牌业绩增速放缓 。 劲牌占据保健酒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 随着保健酒整体市场容量趋于饱和 , 其保健酒业务增速趋缓是必然 。 而在白酒板块 , 劲牌缺乏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品牌基因的白酒品牌 , 使得其在白酒领域的市场拓展事倍功半 , 白酒板块业务未能成为劲牌新的业务增长引擎 , 这是劲牌总体增长趋缓的深层次原因 。
近日 , 酒讯走访北京部分终端市场发现 , 劲牌市场占有率以及铺货量较少 。 尽管部分超市中有售卖劲牌产品 , 但销量较少 , 也鲜有消费者寻购 。 另外 , 除终端市场外 , 酒讯在劲牌官方旗舰店内发现 , 销量最高的产品为35度中国劲牌128ml礼盒装 , 售价200元 , 月销量为1802笔 。
对此 , 朱丹蓬指出 , 劲牌团队在走小酒渠道方面较为突出 , 但是走政务商务渠道 , 略显乏力 。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 , 在业绩增速放缓以及销量不佳的同时 , 部分名优酒企也纷纷看中保健酒这块大蛋糕 , 其中 , 以茅台集团不老酒、白金酒 , 以及五粮液集团龙虎酒、黄金酒陆续进入保健酒战场 , 使得劲牌进一步被挤压 。
在涉足青稞酒、酱酒后 , 劲牌又将触角延伸至威士忌品类 。 6月18日 , 劲牌威士忌风味本草烈酒劲仕首发 , 产品售价50元/瓶 。 截至发稿前 , 酒讯在劲牌官方旗舰店发现 , 该产品销量仅为450笔 。
对此 , 业内人士指出 , 威士忌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威士忌 , 此次劲牌也打出“擦边球”进一步试探消费市场 。 但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 , 并没有为消费者所接受 。
【蓝鲸财经|对外投资不利,劲牌终究还是错付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