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南极长旅(之六)〈附图〉

六、乔治角海湾享“荣恩”22点 , 我正记着每天的流水账 , 房间的实时航行视频里 , 水面映出了海峡山岭的美丽倒影 。 我立即拎着相机直冲6楼船首甲板 。 两岸景致令人心醉 , 海水中山头突兀 , 一个连着一个 。 海面波浪很小 , 山体秀丽、清峻、凛冽、挺拔的倒影在蓝色的水中黑白分明 , 精美绝伦 。 在缓慢的船速中 , 以水面为界、上下对称的实体与镜像在逐渐演变 , 仿佛在展示万古无人的空间与时间的景深 , 这是秘境之美 , 清丽之极 , 顿时奇气扑面 。 难道这就是南极山水给人的特殊觉知?大家都说这里似桂林山水 , 我看这里胜似桂林山水 。进入南极大陆半岛的乔治角海湾 , 荣恩岛在望 。 “午夜阳光”号抛锚 。海湾中漂浮着巨大冰架崩塌后碎成各种神奇形态的冰山和浮冰 , 这些密度很大的自然造化的蓝色精灵 , 很难用我们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比拟、描绘 。 大家似乎都屏住了呼吸 , 静静地欣赏着满目的海中奇物 。船首人头攒动 , 我走到右侧甲板 , 试图在人头间的空隙中寻机拍几张照片 。 无奈 , 一个中东模样的矮个子挡在外围不肯通融 。 我只好弃了6楼 , 乘电梯直上9楼直升机甲板 。9楼真好 , 甲板广大、空旷 , 人员分散 , 四周美景袒露 , 可以任意找到拍摄山水的不同位置 。 我自恃相机里有大容量U盘 , 便沿着以椭圆形开张的左、右、尾舷 , 尽情拍了一路 , 途中与J不期而遇 , 相互拍照留念 。这时我们看见一位身段甚美的女郎 , 内穿高调鲜红的三点式内衣 , 外披单薄的大红风衣 , 正在搔首弄姿 。 游客们纷纷簇拥着抢拍 , 我把脸皮一厚 , 随即参与其中 。 当我将她飞旋的动作照片回放 , 她看着连声叫好:“在你相机里 , 怎么给我?”我顿时一怔 , 心想未打算给你呀 。 这话自然不宜出口 。 她思索片刻 , 突然从地上的包里取出一台高档“金边”尼康单反 , 调弄了一下后交给我:“我再旋转一次 , 你帮我来个连拍!”我接过相机 , 让她换了背景 , 进入隐隐的侧光之中 , 然后按住快门 , 在取景器里跟踪那件飞旋的红衣 , 直至几分钟后相机噶然停顿 。“坏啦 , 相机怎么坏了?”我大惑 。她在接过相机一笑:“U盘剩余空间不多 , 这是满了 。 谢谢啊!”此时 , 另一位身穿暗红色旗袍裙的青年女子也上场竞技 。 “旗袍裙”的动作幅度较小 , 变化不多 , 没有舞蹈 , 只摆了些模特常见的姿势 , 容易拍得清晰 , 但少了生动活泼的趣味 。 而红衣女郎此时早已脱得浑身雪白 , 只剩三点包装 , 悠闲地躺在蓝色的露天浴水里 , 让红、白、蓝三色尽显 , 艳而不俗 。 两部单反机正在为她拍摄浴照 。 我又过去凑热闹 。 女郎见“老熟人”来了 , 立即出水 , 坐在浴池壁上:“我来做瑜伽动作!”于是她先后盘腿合掌、高举双臂侧身劈叉、正面劈叉 , 在这些难度很大的坐姿后头又亮出一个新的后翻造型 , 引来一群人围观 。 人越多 , 她表演也越疯 。 大家边拍边议论 , 将她与“旗袍裙”比较:这位表现欲更强 , 形体变化迭出 , 动作幅度大 , 姿态到位、优美 , 颇具专业风采!J悄悄对我说 , 别看她看上去年轻 , 应有40岁了 , 能有这样的表现 , 不易 。 我同意 , 甚至以为年龄还可追加——现在女子重保养 , 掩盖年龄的潜力难以估量 。两位女郎在荣恩岛旁的竞争性表演 , 仿佛是云中日落之际投射的一道红色霞光 , 为甲板上的游客增添了一份福利 , 也为“午夜阳光”号黄色甲板上的白夜与四周的寂静的极地、海面 , 增添了人气、趣味与火彩 。1月15日 。 我们7组登陆与巡游被分别定在12点50分和下午16点 。中午登陆 , 我接受了昨日在南极半岛挨饿的教训 , 与J商量 , 先去9楼露天餐厅吃简餐 , 待活动结束回船后再补午餐 。 可他说吃正餐来得及 。 我只得独上9楼 , 吃了一个牛肉饼汉堡 , 配的奶酪浓汤则被我民族主义的口味罢免 。回到房内我刚穿戴整齐就听到准备登陆的通知 。 我复去敲J的门 , 让他赶快上9楼“加油” 。 他这才匆匆出门 。 待他吃罢下楼 , 刚穿上救生衣 , 我们就被要求立即出发 。冲锋舟的停靠点又是一片青石滩 , 棱角、线条清晰 , 锐利 。 青石 , 是年轻山脉的质地 , 标志着荣恩岛正值其漫长的生机勃发的青春期 , 这真令已垂垂老矣的小老儿羡慕万分 。 依“世界上最杰出的(生物)科学家”罗伯特•兰扎和天文学家鲍勃•伯曼两个美国人所著的《生物中心主义》中鼓吹的“过去是现在创造的” , “在被观察到之前 , 一切都不存在” , 所谓物质世界都被笼罩在“概率的迷雾”中的理论 , 南极洲不该有这么年轻的岩壳啊 , 因为作为“观察者”的“我们” , 包括所有动物 , 而企鹅朝低纬度的赤道附近迁徙的历史 , 距今也已有6000多万年了 , 这个原始地壳层的波函数 , 从逻辑上推断最迟应在约7000万年前就坍塌了 , 我们这些多余后观察者在此看到的应当是一派老态龙钟的风化态啊 。“小心摔倒!”探险队长朝我们喊道:“坐稳 , 抬腿、转身、下水!”也许是为了防止水中锋利的“石刀”划破橡皮舟 , 我们没能直接上岸 。 在登陆口石滩等待我们的一位东欧裔大胡子 , 居然站在淹没大腿的海水里顶着小艇 , 防止摇晃 , 保证我们每个人都安全地在一尺多深的水里站稳 , 然后涉水上岸 。 见此情景 , 我立即拍了两张他在水中微笑的照片 , 大家也纷纷感叹大胡子的职业精神 。按照昨晚说明会上的提示 , 我们将登岛观看南极地区第4种企鹅——白眉企鹅 。 本文前头提到 , 白眉企鹅就是巴布亚企鹅的别称 , 是同一种企鹅 。 事实上我们在荣恩岛上看到的白眉企鹅就是格林尼治岛的巴布亚企鹅 。 应当是探险队讲解出了差错 。与白眉企鹅是“重逢” , 我仍然只对它们趴在石窝上的孵化状态感兴趣 , 但母腹下还是没有任何幼仔 。 荣恩岛这片地形与我们在格林尼治岛观赏巴布亚企鹅的地形大不相同 。 这里两座大山之间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漫坡形冰雪山峡 , 开阔的白色冰坡上有一条条企鹅踩踏出来的浅红色小道 , 从海边到山下 , 让后朝上延伸 , 通向远方 。 在我视野里 , 企鹅们上下班的小道既多又漫长 , 途中偶有交叉 , 也会立即分开 , 似乎彼此都忌讳同路 , 然后都消失在山坡最高处 , 不知那小道后来还要翻越几个山坡 。 看上去企鹅到海中觅食之路充满艰辛 。 这时 , 长长的征程上还有几只相距甚远的企鹅正大摇大摆、顾影自雄地走着各自的“红色道路” , 那种在冰天雪地里愉快生活的自信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令人印象深刻 。 至于企鹅小道染上的红色 , 都是企鹅饱餐红色鳞虾之后 , 一路上随地大小便的产物 。离海滩不远处的一小块冰面上躺着一头浅褐、灰色花纹相间的海豹 , 那胖家伙罕见地醒着 , 并且异常活跃地抬头、抬身、翘尾 , 缓慢却连续地做着各种动作 , 甚至努力试着缓慢地弯曲了好几次身子 , 像一条巨型的大虫子在做太极 。 后来它终于把尾部弯曲成圆 。 原来 , 太极是预备动作 , 终极目标是探出前翅肢去挠自己近尾处发痒的皮肤 。 花那么长时间 , 用这么大的气力 , 仅仅只为挠一下痒痒!我用相机记录了海豹挠痒的有趣过程 , 留作荣恩岛独特的档案 。下午15点30分巡游乔治角海湾 , 主要观赏浮冰上的动物 , 如白眉企鹅、帽带企鹅 , 海豹 , 蓝眼鹳(一种大型鸟类)等 。 由于冰上动物种类太少 , 数量也不多 , 大家还是舍本求末 , 对蓝色的浮冰情有独钟 。驾艇巡游海湾的是一位身材不高、眉清目秀的女孩子 , 看上去礼貌 , 含书卷气 , 戴着头盔站在驾驶位上颇具英气 。 她来自武汉 , 是邮轮公司从世界各地招募的探险队员 , 曾在新西兰上学与生活 , 现在是某动物保护机构的青年学者 。 今年这个夏季她将在南极工作两个月 。 我觉得这些在国外生活过的孩子身上的能量似乎比国内孩子更充足 , 大概是独立生活的环境锻造 。今天下午 , 突然发现我那件冲锋衣(挂牌价合2000多元人民币)的右臂肘位置撕开了两条长短不一的口子 。 从开口观察衣料极薄 , 加上防水胶层也只有普通外衣料的厚度 。 我以为是弯肘时撑破 , 便找总台小姐 。 小姐解释:衣服与船方无关 , 是探险队“赠送” , 你可找7楼服务台解决 。 7楼服务台值班的是探险队的协调员卡塔琳娜•达琳 , 一位约50岁的高个瑞典女士 。 她立即指示探险队的女摄影师(美国加州专业摄影师)领我去办 , 摄影师Shayne虽极胖 , 却热心 , 她吃力地在前头引导 , 领着我连下了两层楼 , 一路艰难摇摆 , 幅度远超企鹅 。 她将我领到队长办公室 。 李队长是北京人 , 15岁随家移民美国 , 是海岸警卫队认证的船长 。 我简要说明了“上访”缘由 。 他看了那口子 , 随口:“一看就是割破的 。 没关系 , 换一件吧 。 ”我对“割破”虽心存异议 , 但人家态度蛮好 , 话到嘴边咽了下去 。 摄影师便在储衣柜里忙着翻找L尺码 , 拉出来10多件后才费劲找到一件 。我观察那间办公室比4楼的船长办公室还大 , 似乎理出了头绪:挪威公司每艘极地邮轮上配备的探险队 , 实际是下属旅游子公司或旅游部门派出的领队、导游、司机、工作人员(至少性质如此) 。 由于极地旅游特殊 , 他们的工作多而复杂 , 如:须预先登陆标示安全区域 , 按《南极条约》约束游客行为 , 普及极地探险历史、地理特点、生态及动植物等知识 , 驾驶冲锋舟导游 , 实地讲解等 , 因此以“探险队”这种形象设计 , 在全球招募专业人员 , 能彰显极地旅游的特色与神秘感 , 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这个创意高明 。 同时他们服务规范 , 各方面都较讲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