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并购|从市值千亿沦落到69亿美元被收购,全球办公用品巨头为何跌落王座?



融资并购|从市值千亿沦落到69亿美元被收购,全球办公用品巨头为何跌落王座?
本文插图

史泰博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办公用品企业之一 , 被誉为专业办公用品供应领域的行业之父 。 公司主要在线上和线下出售办公用品和设备 , 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服务 , 成立于1986年 , 于2007年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397名 , 是当之无愧的文具巨头 。
2004年 , 史泰博进军中国市场 , 与此同时晨光等国产文具品牌已经在国内小成规模 , 史泰博的发展不及预期 。
还没等到史泰博在中国风生水起 , 在2017年6月 , 就传来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消息——这家文具巨头以69亿美元的价格 , 卖身给了私募基金Sycamore Partners 。
曾经的占据了美国办公用品半壁江山的行业巨头 , 在31年的发展中 , 史泰博在不同的行业阶段运用了什么企业策略 , 又是如何从迅速扩张走到衰退卖身 , 其中的商业逻辑又对我们有着什么样的启发?
史泰博卖身前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快速扩张期(1986 - 2000年)
效益型增长期(2001 - 2007年)
衰退期(2008-2017年)

融资并购|从市值千亿沦落到69亿美元被收购,全球办公用品巨头为何跌落王座?
本文插图

快速扩张:“多渠道+自建物流网络”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办公文具用品零售市场高度分散 , 主要是通过制造商、渠道商、经销商、文具店的层层环节分销出去的 , 层层流转中 , 也大幅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
上世纪70年代初 , 美国仓储式连锁销售的概念正式被提出 。 这种大规模、仓储式、会员制、精选商品、连锁销售形式一经出现 , 就在北美地区备受欢迎 , 当即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商业形式 , 仓储式会员店和超市逐渐成为美国零售业的主流 。
得益于此 , 美国人Stemberg在1986年正式创办了办公用品超市史泰博 , 提供一站式办公服务 。
史泰博的店铺选址与仓储式超市一样 , 大多是在郊区 , 降低了运营成本 。 Stemberg从制造商处购买产品 , 整合办公用品所有种类 , 包括办公用品及设备、商用机器等 , 直接卖给消费者 , 省去了中间商环节 , 史泰博成功地用低价打开市场 , 快速抢占了中小企业市场份额 , 让史泰博在高度分散的办公用品零售市场中 , 犹如异军突起 , 发展迅猛 。
至此 , 美国的办公用品行业 , 也开始了一个新篇章 。

融资并购|从市值千亿沦落到69亿美元被收购,全球办公用品巨头为何跌落王座?
本文插图

在开辟多渠道低价销售的同时 , 为了满足各个店面的及时配送能力 , 1988年史泰博投入600万美元建立了分销中心 , 并在1900年建立了一个3.2万平方英尺的配送中心 , 能做到在接到订单的第二天立即发货 , 强化了物流配送能力以支持业务发展 , 并且降低了物流成本 , 减少了线下门店的库存 。
1990年 , 史泰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郊区的市场了 , 紧跟节奏地推出了Staples Express迷你仓储门店 , 将开店地址设在城市地区 , 满足城市地区小企业主的消费需求 。
与此同时 , 史泰博保持着快速扩张的步伐 。 自1989年至2001年间 , 通过在欧洲和北美的大量并购 , 全球门店数量达到1307家 , 成为了首个全球市场布局的办公用品超市零售商 。

融资并购|从市值千亿沦落到69亿美元被收购,全球办公用品巨头为何跌落王座?
本文插图

效益型扩张:改善产品端 , 放缓开店速度
2001年史泰博从快速扩张转向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 重新将核心客户群体定为了毛利更高的小型企业及用户 , 并在2003年提出新的品牌承诺——“We make buying office products easy(我们让购买办公用品更简单)” , 强调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 , 并将这一品牌承诺落实到优化产品结构及线下门店改造当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