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问卷调查百名中国学者,九成受访者相信:中国能应对好美国“新冷战”攻势( 三 )


人大重阳问卷调查百名中国学者,九成受访者相信:中国能应对好美国“新冷战”攻势
文章图片

对中美能否最终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图3) , 58%的中国学者认为“能跳出” , 认为“不能跳出”的占27% , 其他15%不确定的学者大多也相对悲观 。 接受问卷调查的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教授认为 , 中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在增加 , 主要原因是在美国看来 , 美中关系的共同基础在逐一消失 , 因此在对华战略上存在误解和误判 。 屠新泉说 , 从中国的立场出发 , 中国始终不认为有意图挑战美国的霸权或领导地位;始终认为我们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变化都是国内事务 , 并不是针对美国的 , 而且自信中国选择的道路是最适合自己的;中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 , 而非进攻性的 , 无意把美国排挤出亚洲 。 但从现实来看 , 双方在话语体系上存在巨大差异 , 彼此无法相互理解 , 也无法相互信任 。 当然 , 这不意味着中美之间会立刻完全脱钩 , 毕竟双方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 , 但双方事实上已在贸易、科技、外交等领域发生了1972年以来最严重的冲突 , 而且可以预见这种冲突将持续升级和扩展 。
人大重阳问卷调查百名中国学者,九成受访者相信:中国能应对好美国“新冷战”攻势
文章图片

接受问卷调查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宗义认为 , 美方想与中国脱钩 , 但非常困难 。 中国没有与西方陷入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 中国应对美国“新冷战”的最主要的途径应是经济方面的发展 , 推动新型的全球化:一是聚焦国内经济进一步开放 , 二是“一带一路”有更深入的合作 。
美遏华战略或将维持10年到20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是此次问卷的策划与设计者 , 今年5月25日他在《环球时报》英文版上的专栏文章——《美国发动“骂战(Scold War)” , 无力搞冷战(Cold War)》引起华盛顿智库圈的关注 。 多位美国学者在私信中承认 , “骂战”说法有意思 , 也有一定道理 , 但冷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 且越来越多美国学者都对未来中美关系持悲观态度 。 对此 , 王文认为 , 学者当然需要为本国利益思考与呐喊 , 也需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 如果两国学术界都认为 , 冷战对本国利益没有好处 , 就应大胆提出来 , 尽可能地扭转悲观的社会舆论 。 他希望中国学者应对美国舆论产生一定的塑造力 , 不能让中美冷战的可能性成为“可实现性的预言” 。
事实上 , 并不是所有美国学者都持悲观的态度 。 美国国防大学中国航天科学研究院院长马伟宁近日就表示 , 美国并没有做好准备、也不可能实现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 。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 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已深深地嵌入全球事务 , 与全球之间相互联系极为紧密 , 因此 , 想要全方位遏制中国在技术层面是很难做到的 。 同时 , 中美双方在经贸、维和、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共同的利益 , 正是由于共同利益的羁绊 , 美国也不能完全脱离与中国的交往 。 虽然美中关系现在正面临很严峻的考验 , 但双方仍可以合作 。
大部分学者认为 , 面对美国的遏制 , 只要中国不犯颠覆性错误 , 中国的崛起势不可当 。 接受问卷调查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研究所前所长周晓晶认为 , 特朗普上台以来 , 美国政府已动员除军事手段外几乎所有的遏制手段 , 但到目前为止 , 并没能有效遏制住中国的发展 。 美遏制中国的战略进程仍将维持10年到20年 , 对中国来说 , 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来处理国际国内相应事务 。 接受问卷调查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说:“这份调查问卷相当有意义 , 反映出大家的共识 , 即对中美关系比较悲观 。 当然 , 现在的调研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未来的情况 , 现在的悲观也并不代表未来会不好 。 重要的是 , 基于调研对未来的判断 , 我们应思考以后该怎么办 。 ”(报告执笔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杨云涛、助理研究员张婷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