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发现鼠疫病例影响有多大?专家提醒个人应做好这些防护要求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倪浩】7月5日傍晚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卫健委发布乌拉特中旗鼠疫疫情Ⅲ级预警通告 , 宣布自7月5日起进入预警期 , 一直持续到2020年底 。 此前一天 , 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报告了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 7月5日晚 , 该疑似病例被确诊 , 通告显示该病例发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区内活动 。 出现鼠疫确诊病例风险有多高 , 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影响大吗?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介绍 ,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 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的特点 。
内蒙古疾控中心主任王文瑞日前对2020年全区鼠疫疫情进行分析研判认为:长爪沙鼠疫源地疫源性将长期存在 , 偶发人间病例风险依然存在 , 人与人传播鼠疫风险依然存在 , 远距离传播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的介绍 , 感染鼠疫菌的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狼、狗、猫、黄羊等动物 , 是鼠疫的主要动物传染源 。 日常生产生活中 , 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跳蚤叮咬鼠疫患者或感染鼠疫的动物后 , 再叮咬人 , 可致人感染疫情;人们在捕猎、宰杀、处理感染鼠疫的动物时 , 鼠疫菌可通过人们皮肤上的伤口(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进入人体 , 致人感染;肺鼠疫患者或动物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 , 导致肺鼠疫传播 。 人类对鼠疫没有天然免疫力 , 捕猎、剥食处理、携带疫源动物 , 及在疫源地接触病死疫源动物等行为 , 可增加感染鼠疫的风险 。
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汪诚信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 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了3次鼠疫大流行 。 时至今日 , 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 , 全球绝大多数地区鼠疫已得到有效监测与控制 。 最近一次较大规模流行是2017年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 。 目前 , 我国鼠疫病例已非常少见 , 但并未绝迹 , 只在2009年出现12例 , 此后10年 , 每年仅有几个病例 , 甚至没有 。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消息 , 2019年全国鼠疫报告发病5例 , 死亡1人 。
汪诚信表示 , 从疫情防控水平来看 , 现今中国针对传染病的反应十分迅速 , 一旦发现疫情 , 会立即采取措施 。 再加上医疗水平的发展 , 针对鼠疫的防治已有了很好的药物 , 大家对此不必过于恐慌 。
对于个人如何防护 , 专家提醒严格落实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的要求 。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 “三报”:发现病(死)旱獭及其他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 。 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 , 取得专业指导 ,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6日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 , 内蒙古巴彦淖尔确诊1例腺鼠疫病例 , 提醒广大市民去草原时做好个人防护 , 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动物 , 不在草原露营过夜 。
【内蒙发现鼠疫病例影响有多大?专家提醒个人应做好这些防护要求】汪诚信表示 , 鼠疫一般情况下不会通过牛羊肉传染给人类 , 而且目前未见鼠疫通过牛羊肉传染给人类的报道 , 尤其是在内蒙古自治区 。 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 , 做好个人防护即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