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的角度|行长先生,您需要一张券商牌照( 二 )


二、美国镜鉴
由于国情的巨大差异 , 美国的经验我国并不能完全照搬 , 比如一个重大差异便是美国自建国以来便已有了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 , 并且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也存在差异 。 但美国的银行业确实也经历过因多种原因导致的转型 , 对于我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可以将1929-1933年大萧条之后的金融管制作为分析的起点 , 利率管制、金融分业、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等措施在大萧条之后陆续出台 , 对于恢复全球经济有积极贡献 。 二战后 , 美国将传统制造业慢慢转移至欧洲、亚洲 , 自己开始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很多技术来自军用转民用) 。 到了1970年代 , 美国遇到了滞胀、石油危机、固定汇率体系崩溃等问题 , 传统制造业生存压力变大 , 传统产业加速向日本、亚洲四小龙转移 , 美国继续发展高技术产业 , 但这也是他们相对较为艰难的一段时期 。 1990年代之后 , 随着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应用 , 美国产业升级加快 , 开始执全球科技之牛耳 , 一边应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 一边发展新的高科技产业形态 , 同时在全球构建了国际生产网络 。
也是在1970年代左右 , 滞胀等原因导致美国原有的金融管制难以为继 , 金融自由化改革开始推进 。 银行业的高度管制导致各种以突破监管为目的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 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大额存单等 , 改变了整个金融体系格局 , 同时也让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较大的发展 。 但这些创新反过来也削弱了管制的效果 , 从而客观上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 。 这一进程给美国银行业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 , 最为明显的一点影响是 ,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的快速增长 , 居民的可选投资渠道、企业的可选融资渠道增加 , “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著 。 为应对脱媒 , 部分中小银行开始铤而走险 , 提高放款的风险偏好 , 最终诱发了1980年代末一次严重的危机 , 很多银行被淘汰 , 银行数量快速下降 。
王剑的角度|行长先生,您需要一张券商牌照
本文插图

王剑的角度|行长先生,您需要一张券商牌照
本文插图
显然 , 提高风险偏好并不是科学的转型方式 , 但“危中有机” , 美国银行业开始寻找更好的方式 。 从1990年代初开始 , 美国银行业开始转型 , 经过数年的优胜劣汰 , 并购整合 , 最后依然有优秀的银行胜出 。 胜出的银行 , 一般是通过调整业务范围与组织架构、加大创新力度等方式 , 积极介入资本市场业务等其他新兴业务 , 从而使那些不再需要存贷款业务的脱媒客户 , 依然能够被银行综合服务所覆盖 , 并最终体现为中间业务收入 。 大的方向 , 就是伴随产业转型而推进的混业化、综合化 。
结合化推进最终推动了监管改革 。 1999年 ,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实施 , 大萧条的产物《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被废除 , 使得银行扩展业务的监管障碍被清除 , 美国大型银行全面进入综合化经营时代 , 产生大型综合银行集团 , 客户“脱媒”本质是脱离存贷款 , 但并不脱离银行 。 这段时期刚好也是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 , 部分银行还加快实施国际化推进 , 进军新兴经济体 , 找到新的业务机会 。 可见 , 银行转型的方式 , 简单概括就是 , “客户跑了”的时候 , 银行“跟着客户跑” , 外在的体现是综合化、国际化 。
因此 , 这一段波澜壮阔转型的最后产物 , 便是若干家超大型的国际化综合银行集团 , 此外还有不少扎根当地社区的小型特色银行 , 主要承做基层的个人、小微(美国一般将两者统称为零售 , 或称“大零售” , 本报告也以“大零售”统称个人、小微)业务 , “综合大行、特色小行”成了转型后银行业的典型格局 , 大小银行有一定程度的分工 。
三、迈向全能银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