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大众锐评丨打电竞属于就业,以新观念拥抱“新就业形态”

“打游戏”也算就业?
日前 , 教育部下发通知 , 要求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 。 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相关指标的最大亮点在于“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方面 , 自主创业的范围加入了开设网店 , 自由职业的范围加入了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 。 其中 , “打电竞属于就业”引发网友争议 。 有的调侃 , 三观尽毁吗?教育部喊我“打游戏” 。 有的认为 , 将电子竞技工作者纳入统计指标 , 有给高校提高就业率“放水”之嫌 。
对于质疑者来说 , 电子竞技是否算“正事” , 是问题关键所在 。 在我国 , 电子竞技是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行业 , 上海、深圳、北京、海南等地政府均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电竞行业快速发展 。 去年4月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了13个新职业 , 其中包括电子竞技员及电子竞技运营师这两个电竞相关的职业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发布的电子竞技员和电子竞技运营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 , 目前只有不到15%的电子竞技岗位处于人力饱和状态 , 预测未来5年 , 我国电子竞技员人才需求量近200万人 , 电子竞技运营师人才需求量近150万人 , 电竞行业人才供小于求的局面亟需改变 。
电子竞技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 , 电子竞技工作者是一种正当职业 , 打电竞并非不务正业 , 也是一种“新就业形态” 。 应当看到 , 新技术、新行业、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 , 打电竞、开网店、自媒体等就业形态越来越多元化 , 传统就业指标已很难真实反映就业状况 。 把“新就业形态”计入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 , 有助于准确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真实状况 , 有助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 拓宽就业渠道 , 也有利于人们转变观念 , 转换思维方式 , 重新认识“就业”二字 , 尤其重新认识那些有别于传统稳定就业方式的“新就业形态” , 以新的观念拥抱打电竞、开网店、自媒体等“新就业形态” 。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 新事物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 也有“烦恼”的一面 , “新就业形态”也不例外 。 从固定岗位到灵活职务 , 从定时定点劳动到随时随地工作 , 从单一岗位到身兼数职 , “新就业形态”有其自身特点 , 却也遭遇不少“成长烦恼” 。 如 , 新业态就业者与平台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经常模糊不清 , 劳动关系认定、工伤赔偿、社保缴纳等问题亟待规范 。 可以说 , “新就业形态”打破了旧有行业和秩序下的利益关系和管理规范 , 对传统管理手段、劳动法律体系、就业服务管理、社会保障政策等形成冲击 。 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 , 而新观念是解决新问题的前提和“导航” 。 以新的观念拥抱“新就业形态” , 才能适应新技术、新行业、新业态、新职业的新特征 , 加快补上法律短板 , 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 为“新就业形态”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大众锐评丨打电竞属于就业,以新观念拥抱“新就业形态”】(大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孙秀岭 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