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男女择偶心理的两个本质区别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男女择偶心理的两个本质区别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知 , 就是认为男人择偶时是实际的、比较理性 , 考虑较多 , 而女性却好幻想、爱做梦 , 即女性在择偶时喜欢浪漫 , 充满理想色彩看重表象 , 似乎男人是冷静沉稳 , 求真务实 , 实则不然 , 其实这种看法纯粹是种错觉 , 存在较大偏差 , 男女择偶表现不仅不是这样 , 而且是恰恰相反 , 根本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 , 男女择偶时的心理有什么差异?有两个本质区别
第一、“侧重点”不同
在封建社会时期 , 由于受旧的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束缚 , 出现了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现象 , 受此影响 , 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 , 几乎不参与社会活动 , 加之受“女人无才便是德”观念的毒害 , 因此难以具备自我生存的能力 , 受此影响 , 女性择偶的心理不得不侧重于所选配偶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生存所需 , 把男性能否在婚姻生活中具备让自己有足够生活保证作为首选条件 。
俗话说的“嫁汉嫁汉 , 穿衣吃饭” , 这是女性择偶愿望的真实写照和生动体现 , 还有古代人们推崇的“郎才女貌” , 所谓的“郎才” , 就要求男性的能力、才华 , 通俗地说就是男人的“本事” , 男人能力的差异 , 就决定了他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强弱 , 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作为大小 , 进而获得生活所需的多少 , 也就决定了对女性的保障程度和对生活放心程度 , 这也是女性择偶时的侧重点 。
择偶|男女择偶心理的两个本质区别
本文插图

对此甚至衍生出“嫁鸡随鸡 , 嫁狗随狗”的畸形现象 , 似乎只要“鸡狗”能养活自己 , 让自己得到生存保证 , 管他是鸡还是狗 , 是个什么玩意儿都不重要 , 这是特定的历史阶段限制所造成的悲剧现象 ,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 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的渗透到女性内心深处 , 已经成为她们择偶的重心和关注点所在 , 也成为了她们对婚姻的一种本能固有的想法 。
时代发展到现代 , 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颠覆性改变 , 过去的一切是荡然无存 , 女性已经完全融入到所有的社会活动中 , 实现了自立自强 , 生存根本不需要依靠男性 。 尽管如此 , 但是传统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 , 旧的思想和观念以及一些固化意识 , 却是很难从内心彻底根除 , 不同程度残存在女人择偶观里 , 现在看重男性的地位、身份、财富等依然是女性的首选和侧重 , 就是这种观念的具体体现 。
而对于男性来说 , 则是从古到今极少关心和在意这些具体的问题 , 他们择偶就比较简单肤浅 , 他们关注的仅仅只是女性的外貌 , 在他们内心只关注女性容颜 , 只要娶个漂亮的老婆 , 就是自己成功的体现、能力的反映 , 也就是重心只放在“女貌”上 , 那个“郎才女貌”已经很好的说明和诠释了男女择偶的心理 , 也高度概括了男女择偶心理的区别和差异 , 也不难看出女性择偶是务实的 , 男性则是重表的 。
第二、“现实性”不同
都说女性择偶时喜欢风花雪月和充满诗意的爱情 , 这就大错特错了 , 其实这可以说是个天大的误会 , 其实 , 女性择偶时实际是非常现实的 , 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变更标准 , 完全随行就市 , 根据社会现状来决定自己配偶人选 。 就拿古代来说 , 女性渴望嫁给名门望族、士绅官宦、商贾富户等 , 这些都是朝思暮想、心向往之的理想婚姻 , 就连一般读书人都是她们偏爱的 。
因为在那个年代崇尚的是“万般皆下品 , 唯有读书高” , 读书才能入仕 , 才可能出人头地 , 才会有美好的前途 , 选择读书人可以有种预期 , 有着未来的利益希望 , 即便是读书未取得功名 , 一事无成 , 但是当初能读书者都非一般人家 , 再加之那时能识文断字的在一个地方寥寥无几 , 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 这样可以教个私塾、代写文案、做个账房管家什么的 , 养家糊口满足生存不是什么问题 , 远强于一般的布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