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直播带货“割韭菜”套路:靠卖惨赚同情收割粉丝( 三 )


实际上 , 在一些电商直播平台上 ,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
时间回溯至2016年 , 这一年被称为“网红元年” , 网红变现的能力让全社会为之侧目 。随着“网红经济”进入下半场 , 用时尚博主的标签打入网红市场已不再讨喜 , 人们开始转向接地气、多元化、复合型人设的新需求 。
2018年 , 根据艾瑞咨询对网红经济的调查数据 , 网红变现方式已更加多元化 , 除了传统的广告、电商 , 签约、直播、问答和内容付费等形式开始兴起 。网红经济的产业链也渐趋完善 , MCN机构(自媒体账号)替代个人成为新的核心 。
有业内人士坦言 , 实际上 , 除了粉丝打赏外 , 卖广告和产品才是网红的经营之路 , 这也是最重要的变现之道 。从感情教主、豆瓣才女到手作名厨 , 网红人设一茬接一茬 , 寻求变现的内核却从未改变 , 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变现方式便是销售商品 。网红们几乎都是利用人设连接粉丝黏性 , 开启商业化之路 。
该业内人士称 , 网红们最盼望的就是能以“种草机”的人设存在于网友的印象里 , 因为无论是发好看的照片、做有趣的视频还是辛辛苦苦码功课写文章 , 带货才是网红辛勤输出能力和曝光效果的直接体现 , 因此持续带货能力的背后是一个网红的综合能力 。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人设之下的网红变现 , 或打赏或卖货 。上述各种卖惨人设的直播也就不足为怪 , 因为“不会带货的网红不是好网红” 。
快速套现暗藏隐患
有效监管刻不容缓
然而 , 目前网红、大V的商业变现过程缺乏有效监管 。
“近年来 , 网红、大V网上售货热度不断提升 , 原因在于电商正逐渐从以往的单纯卖货转向内容、社交为引导的新型模式 , 一大批网红、大V凭借其逐渐形成的个人品牌、数量众多的粉丝 , 开始进行软文、广告合作 , 或直接卖货以实现商业变现 。”担任主播经纪人的周芳西告诉《法制日报》采访人员 。
周芳西说 , 由于这些网红、大V往往具有较强的用户黏性 , 许多粉丝对其所说的话深信不疑 , 变现效果也不断显现 。不少平台出于引流和销售需求 , 对于此类行为也多有鼓励 , 包括培育扶持网红、大V , 聘请其作为品牌、活动代言人 , 或者采取与网红、大V共同销售某款产品的方式 , 实现深度捆绑 。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 , 网红直播变现的法律隐患屡屡变成现实 。
朱巍认为 , 获取粉丝的高额成本导致售卖假货、为博出位进行低俗表演等违法行为频现 。“既然获取粉丝的花费如此之大 , 主播们就开始了快速套现之路 。一方面 , 主播缺乏忠实的粉丝 , 只能通过持续不断的话题或抓人眼球的表现留住粉丝;另一方面 , 除了‘传销式’层级获利外 , 售卖假货可能是变现最快的方式 。”
朱巍提醒说 , 通常有所谓的“大哥”在给绝大部分网红刷礼物 , 这些花了大价钱赞助的商家 , 不乏生产和售卖假货者 , 他们花钱捧人 , 目的就在于利用网红流量违法获利 。这些“赞助商”们以微商为主 , 打着传销的擦边球 , 利用流量快速增加用户规模 , 以此获利再反哺高额的“粉丝税” , 形成一种特殊的生态 。
据了解 , 目前直播带货的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专场、链接费+佣金、纯佣、坑位费+佣金四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