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收藏老黑茶 只有好茶才值得收藏

黑茶近年来一直深受茶友的喜欢 , 很多茶友通过购买新茶然后收藏 , 并且建有专门的储藏室 。 收藏安化黑茶其实是很好的习惯 , 放置5年左右的安化黑茶口感更加醇厚 。 黑茶的饮用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 下面我们来看看收藏老黑茶时需要收藏什么样的茶才能达到最好的收藏效果 。
过去说到老茶 , 直觉反应都是普洱茶 , 普洱茶风靡的这二十年时间里 , 不仅让自己成为中国茶界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 也彻底改变了茶叶“以新为贵”的传统理念 , 老茶盛行已经从普洱茶、黑茶 , 蔓延到乌龙茶、红茶、白茶 , 甚至连绿茶、黄茶也开始出现老茶 。
“老茶”这一概念因为它的诸多不确定性和无可参照标准 , 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非议不断”、“一生多舛” 。

新茶|收藏老黑茶 只有好茶才值得收藏
文章图片
老茶的“优”与“忧”
老茶受追捧 , 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 首先 , 从老茶本身具备的品饮价值方面来说 , 老茶存放的年份、干茶的活性以及冲泡后的陈韵 , 带给品饮者与“新”茶完全有别的感受 , 让其欣赏岁月沉淀的艺术 。 其次 , 老茶具备了收藏价值 , 为投资者开辟了一个新的盈利点 。 再者 , 老茶热 , 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茶、了解茶、品饮茶 , 这无疑促进了茶叶消费的增长 。
“茶 , 越放越有内容;老 , 才会有味道 。 ”很多品饮者认为这就是老茶的魅力所在 。 可是 , 当无法科学地、准确地鉴定老茶的年份 , 没有标准去评审老茶的品质 , 真假老茶在市场上鱼目混珠时 , 老茶多舛的命运就开始了 。 不管什么茶 , 只要和“老”字扯上关系 , 就直接等于“贵” , 道理很简单 , 时间无价嘛 。 今天市场上的老茶一般只和三个关键词有关:“年份”、“价格”和“传说” 。 关于“年份”绝大多数消费者只能从包装和口感方面来辨别 , 懂品鉴老茶的人少之又少 , 一些不良厂家、商家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消费心理 , 故意将年代不长的新茶标注为陈茶 , 或者将新茶掺入老茶中 , 滥竽充数 。 更有甚者 , 采取了“湿仓造假”的作假方法 , 把普洱生茶存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地窖 , 因空气相对湿度提高 , 容易加速茶叶陈化 。 这种方法已经成功被复制到乌龙茶、白茶身上 , 人为地“加速陈化”的老茶 , 都会丧失茶叶的本味 , 只剩下单薄的老味和酵味 , 品饮起来十分不悦 。
对于茶客们来说 , 老茶的出现 , 也使得对茶叶年份和价格的关注度远高于茶叶品质本身 , 一味将难以琢磨的“陈韵”、“老味”等加诸于茶叶之上 , 而忽略了茶叶本身的品质 。 甚至连原本“以新为贵”的绿茶、黄茶等要想“出名” , 都非得扯上个“老”字 , 完全抛弃中国六大茶类各自的不同特色和魅力 , 简单地去追求同一种品饮标准 , 时间的沉淀固然能让一款茶散发出不一样的风采 , 但每年清明前后 , 从嫩芽初萌到新茶开汤那并不漫长的过程 , 不也同样让人期待吗?
更可怕的是 , 随着老茶的“传说”越来越多 , 也被有意无意地标榜成了一种传统文化 。 翻阅中国茶的历史 , 并没有推崇喝老茶的先例 , 历朝历代的茶行卖茶看重的都是“新茶上市” , 老茶一般也只出现在以下两种境况中:卖不出而剩下的老茶 , 要掺到新茶中售卖;黑茶、普洱茶供边疆牧民、藏民喝来消食去油腻的 , 因路途和时间关系而变老 。 今天全民藏茶、喝老茶现象是随着普洱茶热而兴起的 , 时尚一点的说法叫“后现代茶文化” , 文化涵盖的不单只有历史 , 喝老茶也不一定非得和文化扯上关系 。

新茶|收藏老黑茶 只有好茶才值得收藏
文章图片
今天的好茶 , 才是将来的老茶
不论老茶是因商业炒作而昙花一现 , 还是因消费需求会天长日久 , 老茶的价值一定是建立在它是好茶的基础上 。 只有今天的好茶 , 才可能成就将来真正的老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