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独家专访|美国公共卫生专家黄严忠:为何美国新冠疫情如此反复?( 二 )
无论采取社会隔离还是全民免疫的措施 , 总体来说 , 经济社会是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的 。 当然 ,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波动在所难免 。
第一财经:第二波疫情会到来吗?届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黄严忠:目前大部分的推断是根据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情况来预测的 。 当时 , 西班牙流感的第一波疫情较为温和 , 第二波更为猛烈 , 大部分破坏性影响也是第二波疫情造成的 。 我们目前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 , 但是很难再现当年那样大规模的伤害 。 因为当年的医疗技术还很落后 , 抗生素尚未被发明 , 也没有所谓重症监护室(ICU) , 所以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世纪前发生的数据来推断现在 , 这是不科学的 。
至于应对方法 , 我们要看病毒是否变得更有攻击性、毒性更大 , 是否更能在社区中传播 。 但是通常来说 , 高致命性和强传播能力是无法共存的 。 总之 , 我们第一要看病毒是否发生变异 , 如果是的话 , 疫苗的有效性就会打折扣 。 第二 , 是否还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 如果这一方面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案的话 , 就只能靠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老办法了 , 即社交隔离 。 除此之外 , 我们的工具箱里也别无他法了 。 但届时 , 疫情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 不光会导致经济衰退 , 甚至对政治社会和国际关系也会产生巨大冲击 。 不过 , 必须要补充的是 , 西班牙大流感只在地球上持续了18个月左右就消失了 。
第一财经:美国各州从4月底到5月初就开始陆陆续续重启了 , 但当时仍有一大部分地区未能满足联邦政府制定的重启标准 , 也就是14天内报告的病例数/检测阳性率处于下降趋势 。 直至现在 , 也还有一些州不符合这一标准 。 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黄严忠:实际上这个标准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 因为一般来说 , 当疫情到达拐点的时候 , 会看到新增病例在顶点后连续14天下降 , 且没有出现反弹 , 这种情况就表明疫情的确在衰减之中 。这时候的病毒传播能力R0(Reproduction Number)开始小于1 , 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患者传染的人不多于1人 , 病毒就不会掀起什么大浪了 。 而且病毒的潜伏期基本上也是14天 , 这一时段过后没有发病的话基本就是安全的 。
但这个拐点通常不是在当时就能明确知晓的 , 而是回望的时候发现的 , 这是理想情况 。 所以美国联邦政府制定这样的标准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 他们也有一个分阶段的计划 , 一步一步都说得很详细 , 但问题就在于计划赶不上变化 。
第一方面 , 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 在收集确诊病例的数据上都是一笔糊涂账 , 基本不能够反映实际上的病毒传播情况 。 以我所在的新泽西州来说 , 我们在解禁前闷在家里的时间已经超过10周了 , 但是看疫情曲线的单日数据的话 , 是没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的 , 可能某一天低下去第二天又升起来了 。 但从实际感觉来说 , 疫情很直观地有所缓解 。 我的一个护士朋友专门在医院接诊新冠病人 , 她对我说 , 一开始一两周病人的确很多 , 但后来慢慢人就少了 , 基本上没什么事做 , 5月底都已经回家了 。 这样看来 , 医院在当时的能力也是能够应对高峰期的住院人数的 。 如果用另外一种衡量指标七日平均增加数(7 day moving average)来看 , 这一下降的趋势就比较明显了 , 所以这更多是一个统计上的问题 。
第二方面 , 这也和美国的检测能力有关系 。 一开始美国的检测能力不足 , 只有症状较重的人才能够做检测 。 后期检测能力跟上的时候 , 实际上疫情的情况已经不是那么严重了 , 所以尽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病例还在上升 , 但其实是因为检测范围在扩大导致的 。
第一财经: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博士说 , 现在美国正在经历一种范式的转变 , 也就是传统的“识别-隔离-追踪”的方法可能不奏效了 , 因为无症状感染群体太多 , 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被感染 。 您对此怎么看?这一次美国的疫情应该如何控制呢?
推荐阅读
- 【】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感受“世界第一大党”的荣光
- 【】财经观察 | 德国经济受重创 不确定中渐复苏
- 三家|一笔交易涉及三家上市公司,工业富联拟5.6亿元成鼎捷软件第一大股东
- 第一财经|现代牧业半年净利增4成,预计下半年奶价继续走高
- 王治郅|霍楠:王治郅是CBA历史第一中锋,天赋比姚明和易建联还好
- 武林风|六个拳手杀进世界排名,武林风距离世界第一还有多远
- 初凉|快乐家族做客蘑菇屋,待遇到底有多高?看到晚饭场面真是第一次见
- 青春你太痘了|《锦绣南歌》首播仅4天,播放量破1.5亿,热搜榜第一,她功不可没
- 李成民|她被称为亚洲的第一美女,婚后住在顶级豪宅,网友:完整的人生
- 上观新闻|张文宏:今冬可能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挑战,但美国巴西第一波高峰还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