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故乡的记忆
文/王金
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本文插图

西辽河是科尔沁草原的母亲河 , 它宛如一条巨龙 , 在千百年的时光里 , 由北向南滚动着蜿蜒曲折的身躯 , 身后留下了一片片广袤的原野 , 被现代人称之为西辽河冲积平原 。 在时空的隧道里 ,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融合 , 天籁般的牧歌被耕耘的马达声所替代 , 渐渐远去 。 如今 , 已是平畴沃野、阡陌纵横、五谷飘香 。
我的家乡就坐落在这片大平原 , 距西辽河北岸1000多米的小村庄 , 一个生我养我伴我成长的地方 , 也是我生命的沃土 。 从出生到离开在那里度过35个春秋 , 搬进通辽至今也正好35个寒暑 , 时光里的数字巧合 , 城乡各半 。 回望逝去的岁月 , 挥之不去的是故乡的感怀与乡愁 。
家乡老地名“新立窑” , 隶属开鲁县保安农场 , 现在称为“三星分场” 。 位于开鲁县与老通辽县交界处 , 现科尔沁区原胜利乡的徐家窑村、王家油房村与新立窑村呈三角形 , 三个村相距不足1公里 。 村子是一丁姓大户人家所建 , 取名“新立窑” , 窑字可能与防匪患有关 。 上世纪40年代 , 村子只有一条街17户人家 , 路南8户 , 路北9户 。 据说解放前 , 新立窑村是一村分两县 , 路南归开鲁县所辖 , 路北归通辽县 , 解放后 , 把整村划归开鲁县 , 两县边界移至村北约500米处 , 一直延续至今 。
故乡的河 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本文插图

上世纪50年代 , 村前有一道大堤 , 是防辽河水患而修筑的民堤 , 在民堤下边有一条干河 , 就是辽河故道 。 尽管它不是常年有水 , 但它曾经流淌在故乡人的心中 。 老人说多少年前 , 老河的河身就在这 , 后来老河搬家到南边去了 , 家乡人 , 一直称西辽河为老河 。
解放前夕 , 我们全家落户到这个村 , 因房无一间 , 地无一垄 , 土改时 , 划分成分是雇农 。 据母亲讲 , 刚来时 , 二哥给大户人家放牛 , 当时只有14岁 。 一次赶牛回家 , 遭遇干河来水 , 水流湍急 , 二哥没见过这场面 , 又不会游泳 。 没办法急中生智 , 他把牛赶入水中过河 , 最后一头牛入河后 , 他在水中紧紧地抓住牛尾巴 , 才穿过急流游到岸上 , 在险中捡了一条命 。 到家后惊吓得哇哇大哭 , 母亲每每讲起都眼含泪花 。
1964年我考入开鲁县保安中学读书 。 学校距村子30华里 , 每两周徒步回一次家 , 周六下午和同学结伴同行 , 有时抄近路不走大路 , 沿途我们才发现 , 学校门前的辽河故道与我们村干河是相连的一条河道 。 至于这条河上游起于何处不得而知 , 问一些当地人也说不清楚 。
上世纪50年代初 , 村东南的辽河故道修起一道大堤 , 高度3米多 , 堤顶能过大马车 , 被称之为大国堤 。 国堤南端挖开一条人工渠 , 可将水引至白音花村进入辽河 。 每年春汇大水漫灌 , 几百亩地一道大堤 , 水量很大 , 水满后才扒开大提 , 灌溉下一方地 。 最后一方地水到国堤下时 , 生产队将安排大批劳动力昼夜严防死守 , 因为一旦国堤决口 , 下游的村屯必受其害 , 后果不堪设想 。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 机马牛齐上阵 , 平整土地 , 修畦田 , 使原始风貌的上沿在视野中远去 。 如今家乡的土地 , 已是田成方 , 林成网的现代化田园 。 故乡干河的痕迹 , 早已无影无踪 , 只留在那一代人的记忆里 。
故乡的柳
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本文插图
【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那时 , 全村只有一条街 , 我家住在路北居中位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