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远望5号船高级工程师何谦:“追星”20年,航行46万海里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远望5号船高级工程师何谦:“追星”20年 , 航行46万海里
***6月29日消息(采访人员杨宸琇 高超 胡孟哲 王煦之 安善福)20年来 , 远望5号船高级工程师何谦一直在忙于“追星” 。
央广网|远望5号船高级工程师何谦:“追星”20年,航行46万海里
本文插图

何谦
他是个地道的西北汉子 , 家住在黄土高坡 。 23岁之前 , 他从来没有见过大海 。
2001年 , 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 , 何谦来到了远望1号船上工作 , 也开始了对星辰大海的漫漫求索之路 。
2003年 , 远望1号船奔赴太平洋某海域 , 执行神舟三号飞船海上测控任务 。 何谦怀揣着满心的激动 , 踏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航 。
一路上海况平静 。 但快到任务海域时 , 却突然起了风浪 。 那时何谦正在机房值班 。 起初 , 他还坐得笔挺 , 但胃里却是一片“风起云涌” 。 后来 , 他趴在桌子上 , 寻了本书顶住自己的肚子 。 再后来 , 他整个人趴到了地板上 , 可眼睛还是盯着设备 , 不敢放松分毫 。
何谦正在进行天线结构检查
远望1号船是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 , 它的成功研制 , 填补了我国海上测量的空白 。 但是在20年代初期 , 各项设施还不够完善 , 远航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 何谦说 , 当时最困难的就是用水、运动、打电话 。
“每天早晨 , 我们拿上水桶 , 排着队去水房里打水 , 一桶水大概10升左右 , 就是一整天的生活用水了;当时打电话也比较困难 , 得提前好久去预约;还有运动也很少 , 整个船上只有一张乒乓球桌 , 大家都在那排队等着 。 ”
2006年 , 远望1号船即将功成身退 , 何谦又申请来到了远望5号船上 。 当时 , 我国的航天事业迈入了快速发展期 , 远望号船执行任务的频度越来越高 , 何谦出海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 如今每年都在200天以上 。
2008年 , 何谦的大女儿出生了 。 那时他正在海上 , 等执行完任务回去的时候 , 孩子已经百日了 。 当他回到家推开门时 , 小孩子听到声响回过头来还冲他笑了笑 。 那一刻 , 他觉得又开心、又难过 。
20年来 , 何谦没有因私缺席过一场任务 。 只有2014年 , 一次出海前夕 , 他突发脑梗 , 被送进了医院 。 那一年 , 他才36岁 , 连医生都觉得很诧异 。
当时距离出海只有3天时间了 。 何谦正在机房参加联试演练 , 突然感觉左半身失去了知觉 。 他站起来走了两步 , 跺了跺脚 , 还是感觉不对劲 , 这才冷静安排好接班人员并交代完各项工作 , 方才随车赶往医院 。
何谦错过了这次出海 。 但在住院期间 , 他依然惦记着未完成的任务 。 有一次 , 他打电话过去询问 , 听到电话里传来了熟悉的调度声 , 瞬间红了眼眶 。
远望5号船凯旋的那天 , 何谦丢掉拄了一个多月的拐杖 , 站在寒风凛冽的码头 , 迎接“老伙计”的归来 。
这些年来 , 何谦先后参加了神舟、嫦娥、北斗等60余次国家大型海上测控任务 , 发现并解决重大设备问题20多次 , 确保了测控任务的圆满完成 。
央广网|远望5号船高级工程师何谦:“追星”20年,航行46万海里
本文插图

何谦正在检修设备
2017年 , 一次任务前不到9小时 , 何谦正按照惯例进行设备标校 。 高频发射机处于8000多伏高压状态下大约工作了20多分钟后 , 突然发出一声巨响 , 两套设备同时断电 。 刹那间 , 机房里一片可怕的寂静 。
何谦抄起手电筒立刻冲上前去 , 断开了所有电闸 。 高压放电、绝缘检查、环路检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摸索排查 , 终于在发射机高压变压器旁边一个非常隐蔽的角落里发现了微动开关烧蚀的痕迹 , 但这个位置只能把头伸到发射机内部 , 由内向外看才能看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