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亮:停车产业,是一场资本与人的生意


与闫亮的见面 , 选在了阳光海天总部的最顶层 。
从会议室向外望 , 这些北京市区里最集中且繁华的写字楼、产业园区 , 包括阳光海天所在的东枫德必WE , 所使用的停车系统 , 均和阳光海天有关 。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停车管理公司 , 截至目前 , 阳光海天服务的停车场已覆盖全国40余个城市 , 服务车位近30万 , 其中更不乏中央电视台新址、上海虹桥机场、海口美兰机场等百余个地标性案例 。
|闫亮:停车产业,是一场资本与人的生意
本文插图

这些项目 , 都是闫亮带领团队不断“革命自己”换来的勋章 , 也是阳光海天“行业第一”的最好佐证 。
保持第一很累 , 但不做第一就得不到资本的优先选择 。 在这样残酷的竞争环境下 , 闫亮一直在紧迫地“奔跑” , 他想用“资本-技术-资源”的闭环 , 寻找更低成本、高利润、大规模的“性感”路径 , 制造这个行业里最大且最持久的独角兽 。
|闫亮:停车产业,是一场资本与人的生意
本文插图

从人工管理到自助运营 , 危机感驱动下的三次转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而有车的地方就需要停车服务 。
早在2006年时 , 刚从对外经贸大学毕业2年的闫亮 , 就嗅到了停车行业的现金流吸引力——那一年 , 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498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99万辆) , 比上年末增长15.2% 。 而美国当时的汽车保有量 , 已经达到了2.64亿辆 。 两者之间的数字差 , 代表了汽车的增量空间 , 也代表了停车的市场前景 。 而从升值空间来看 , 停车场资源 , 更是优质的不动产资源 。
保有 , 可增值;运作 , 可创收 。 于是 , 当年的8月8日 , 闫亮和另外3位同窗一起 , 创立了北京阳光海天停车管理有限公司 , 取得了英特公寓、昆仑饭店、清华同方、上东国际等几个停车场的运营管理权 , 开始“入行” 。
回溯来看 , 当时的停车产业 , 甚至连雏形都还未具备——在住宅领域 , 停车位被作为配套设施 , 免费赠送给业主;在产业园区里 , 停车甚至是不收费的;只有商业地产领域 , 因为人流量较大 , 停车管理起步较早 , 但大多都是粗糙运营 。
于是在创业初期 , 闫亮的团队能做的活 , 基本上就是把保安、保洁、绿化、停车这些业务承接下来 , 赚取比较微薄的利润 。
|闫亮:停车产业,是一场资本与人的生意
本文插图

但这些 , 却也正好锻炼了阳光海天停车管理的专业化能力 , 并让他们逐步成为第一太平戴维斯、仲量联行、世邦魏理仕、万达商管等国内外知名地产或物业公司的停车管理指定合作伙伴 。
随着服务的深入化 , 在2011年时 , 阳光海天进行了公司的第一次转型——“从2011年开始 , 商业地产项目发展非常快 , 对于停车场规划设计、施工的需求非常大 , 我们调整了方向 , 建立了中国停车规划设计研究院 , 提供停车场的规划、设计、施工 , 以及既有的运营管理” , 那个阶段 , 闫亮称其为“一站式解决”阶段 , “公司由管理驱动 , 进入到了专业驱动” 。
对于2.0版的阳光海天来说 , 2012年是公司里程碑式收获的一年 。 那年里 , 已经升级成为停车场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阳光海天 , 先后为中央电视台新台址、苏州东方之门等十余个城市地标性建筑提供停车场规划设计及智能化解决方案 , 在行业内声名鹊起 。
但很快 , 闫亮又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危机感:“公司95%的营收 , 都来自于管理服务业务 , 这一业务涨幅小、人工成本高且不好监控 , 如果长期依赖这种单一的收费方式 , 增长很容易受限 。 ”
加之那两年里 , O2O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颠覆 , 形势开始倒逼闫亮思索:该如何打破运营瓶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