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陈先达:行走在思想与时代之间( 二 )


立足学术前沿的哲学探索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先生就开始发表哲学论文 。26岁的他以张东荪哲学思想为题写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被推荐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 。他在《教学与研究》1963年第3期发表的《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显示了一位青年哲学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术研究前沿问题的敏锐洞察 。这篇论文特别强调了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是不同的,明确提出并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
问题陈先达:行走在思想与时代之间
文章图片

改革开放给中国学术界带来了春天,也为先生学术思想的迸发和哲学才华的施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正如他所说:“从学术上说,我的确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 。”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哲学界,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地带 。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外文化学术交流的开放,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对国内产生了较大而复杂的影响,同时伴随着哲学学术研究的逐渐“解冻”,一些新的研究领域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 。先生是当时我国最早开展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的学者之一 。他与靳辉明教授合著的《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是国内最早系统而深入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专著 。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通过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历史的研究,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真实过程;从逻辑和历史、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和各个基本原理的有机统一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针对学术界提出的一些有影响的观点进行了回应,特别是剖析了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一些误读,反驳了用“青年马克思”来否定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 。
真理需要碰撞才能闪光 。先生主张在学理论争中来阐释学术观点 。他的许多原创性观点都有着明确的问题指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也是学术界最为关注和争议较大的一部著作 。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和《哲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表达了对这部手稿深刻的学术见解 。《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标志着马克思办《莱茵报》开始的两个转变的基本结束,又是马克思创立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在内的科学体系的开始 。
先生写于1981年年末的《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两次转折》一文,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进行了深刻阐释 。《手稿》自发表以来,围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争论不断,褒贬不一 。有的认为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不成熟的表现,有的认为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思想 。“异化理论在一些人手中成了一块调色板,各自用以塑造自己的‘马克思’ 。”先生把异化理论置于历史的辩证的思维中来认识,指出《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是对异化问题的完备论述,但它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经历了两次重大转折,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包含矛盾的过程,不能把这一过程简单地塞进“非此即彼”的框子里 。由异化到异化劳动,从“针对副本”到“针对原本”,构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第一次重大转折;第二次重大转折则是从“个体和类的矛盾”到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这一个转折比前一个转折更深刻 。马克思的异化观的两次转折,经历了从异化的客体到主体,又从主体回到客体——分析经济关系的过程 。要防止把整个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段孤立起来加以膨胀、扩大,应力求全面把握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理论 。针对思想史研究的一些偏颇做法,他主张不要做单纯的“考古学家”,而应做“比较解剖学家”,通过分析、比较,探求马克思的思想是如何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 。
先生对《手稿》的主题和主题论证的分析也颇有新意 。《手稿》比较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异化和人的问题,但手稿的主题不是关于这两个问题的抽象思辨,而是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人类解放道路的论述 。这使《手稿》具有特色的与其说是主题,不如说是对主题的论证 。《手稿》对上述主题的论证的特点在于:一方面以私有制为基础,从经济事实出发;另一方面又求助于人的本质,把历史的发展纳入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思辨图式中,因此对无产阶级的地位和人类解放的论证带有人本主义烙印,这个哲学论证是不完善的 。《手稿》存在两种立足点(以科学事实为依据和以“人的本质”为依据)、两种思维方法(经验的、实证的和抽象的、思辨的)的矛盾,其具体表现就是科学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矛盾 。这就决定了《手稿》既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的一部闪耀光辉思想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探索性的、过渡性的著作 。马克思是在克服矛盾中前进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