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野钓:鲫鱼的点漂、黑漂、顶漂都是怎么形成的?


鲫鱼:野钓:鲫鱼的点漂、黑漂、顶漂都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图片
鲫鱼:野钓:鲫鱼的点漂、黑漂、顶漂都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图片
鲫鱼:野钓:鲫鱼的点漂、黑漂、顶漂都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图片
钓鱼圈子里常把浮漂比作钓鱼人的眼睛 , 重要性不言而喻 , 其实并不难理解 , 鱼的吃饵动作 , 特别是类似于鲫鱼、鳊鱼的小型鱼 , 嘴巴小、柔嫩 , 摄食谨慎、多涮口 , 不像大体型鱼吃饵迅猛、干脆直接黑漂 , 而是以浮漂上下起伏、顿口、顶漂的形式告诉钓鱼人实时的吃口状态 。 这里便延伸出了另一个问题 , 即钓友应对浮漂讯息有个大致的判断 , 分析漂相的成因 , 这样能够更好辨识鱼的摄食情况 。 回到钓友的问题“钓鲫鱼几乎都是送漂 , 为什么”为更全面、更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 笔者结合野钓经验 ,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 , 具体如下 。
1、  野钓鲫鱼 , 漂相是送漂的原因
2、  辩证看待鲫鱼“几乎是送漂” , 还存在不同的漂相
野钓鲫鱼 , 漂相是送漂的原因野钓鲫鱼 , 漂相是送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浮漂调钓的原因;一个是鲫鱼摄食特点的原因 。
先说浮漂调钓的原因 。 黑坑、池钓 , 出于商业目的的考虑 , 避免偏塘的发生 , 它们的水底通常较为平整 , 甚至用光滑形容;但野钓不同 , 自然水域水底环境复杂 , 多凹凸、沟壑、土坎或其他障碍物 , 另外不可忽略的是 , 许多河流、湖泊等常有轻微的走水情况 , 底层水略有涌动 。 所以为稳定浮漂 , 也不至于频繁调整浮漂 , 野钓时一般调钓的稍微顿一点 。 比如野钓常见的调一钓二、调一钓三、调二钓四均是如此 , 利用钩饵触底、躺底与水底的附着力 , 避免浮漂因风、水流而偏移 。
再说鲫鱼的摄食特点 。 鲫鱼属于底层鱼 , 相当部分时间是在水底逗留、栖息 , 包括摄食 。 与其他鱼觅食不同 , 比如鲤鱼它有喜欢用厚厚的嘴唇拱动泥土 , 将泥沙里的食物过滤出来吞食 。 而鲫鱼是低头用嘴唇接触食物 , 如果分布在嘴部的味觉、嗅觉细胞感知味型尚可 , 能够吞食 。 它才会继续低头吸食 , 此时尾巴翘起 , 等到完全将食物吞咽后 , 头抬起向前方继续游动;如果食物较多 , 继续低头吸食其他食物 。
所以当鲫鱼在水底发现轻触水底的饵料后 , 先用嘴唇轻微接触 , 然后吞食 , 最后抬头向前方游动 。 此时因钩饵触底属于钓顿的情况 , 子线并不是完全处于紧绷状态 , 甚至因双饵完全触底 , 子线出现弯曲 。 当鲫鱼吞饵抬头后 , 浮漂、子线失去了钩饵的下拉力 , 再浮漂多余浮力的作用迅速上浮 , 有时能把整个浮漂顶起直至漂脚 , 那么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逐渐增多 , 即常见的顶漂 。
辩证看待鲫鱼“几乎都是送漂” , 还存在不同的漂相如果说野钓鲫鱼的漂相 , “几乎都是送漂”显然不够准确 。 前文详细介绍了鲫鱼送漂的原因 , 主要是调钓过顿 , 和鲫鱼低头摄食的原因 。 实际野钓情况远比这复杂 , 所以其他漂相并不少见 。 下面分享几个常见的经典鲫鱼漂相及原因 。
顿口:鲫鱼属于底层鱼 , 但并不意味着鲫鱼不离底上浮 , 比如夏季阴雨天气 , 中下水层溶氧量减少 , 鲫鱼在趋氧性的驱动下 , 而离底上浮 , 所以这时扬竿钓鲫鱼 , 也多采用钓离底或钓浮的方式 。 这时子线因钩饵的拉力 , 处于完全紧绷状态 , 鲫鱼也不再低头吸食 , 而是轻微抬头或者平齐用嘴吸食饵料 , 钩饵、子线受到向下或斜下方的拉力 , 浮漂立即有较明显的顿口出现 , 鲫鱼吸力越大、浮漂顿口越明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