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锐眼|豪掷54亿搞跨国收购!净利润暴跌300%的锂电池巨头,要搞哪一出?( 二 )
2019年底 , LG化学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 公司计划卖出LCD材料业务 , 并将相关工作人员500余人调动至OLED部门 。
OLED又称有机发光半导体 , 是一种利用多层有机薄膜结构产生电致发光的器件 , 它很容易制作 , 只需要低的驱动电压 , 这些特征使得OLED在满足平面显示器的应用上显得非常突出 。
与LCD相比 , OLED显示屏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 。 说白了 , OLED是比LCD更先进的技术 。
看到这里 , 明眼人应该知道了 , 敢情这是LG化学出清落后产能 , 杉杉股份充当了接盘侠啊 。
三
值得注意的是 , 未来三年杉杉股份还要持续支付约23亿元 , 买入LG化学手中剩余的30%股权 , 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眼下 , LCD偏光片在国内市场还是奇货可居 , 但互联网产业更新换代太快了 , 未来必定是OLED的天下 , 杉杉股份能靠LCD偏光片业务走到哪一步 , 谁也说不好 。
在杉杉股份拿出全部身家赌明天的另一端 , 是不可回避的业绩难题 。 2019年 , 公司实现营收86.8亿元 , 同比下降1.96%;归属净利润2.7亿元 , 同比下降75.81% 。
最新发布的2020年一季报显示 , 杉杉股份实现营收12.2亿元 , 同比下降39.85%;归属净利润为-8370万元 , 同比下降336.47% 。
本文插图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 , 杉杉股份正在遭遇转型阵痛 。 随着财政补贴退坡 , 以及新能源汽车销量锐减 , 杉杉股份的业绩受到冲击 。
与此同时 , 杉杉股份锂电池材料的毛利率也在急速下滑 。 与竞争对手相比 , 公司负极材料及电解质毛利率均处于行业尾部 , 与对手相差平均十个百分点 , 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弱 。
这是杉杉股份“轻研发”的直接后果 。 虽然转型锂电新能源业务较早 , 但杉杉股份一直是粗放式生产模式 , 2019年研发费用为4.1亿元 , 在总营收中占比仅为4.7% 。
四
为扭转业绩颓势 , 杉杉股份卖出了公司赖以起家的服装业务 。
今年2月 , 杉杉股份宣布 , 拟向相关方转让服装业务子公司杉杉品牌(01749.HK)48.1%股权 , 交易价格为1.68亿元 。
本文插图
本次交易完成后 , 杉杉股份对杉杉品牌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9.37% , 不再对杉杉品牌实施控制 , 杉杉品牌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
今年4月 , 杉杉股份公告称 , 拟将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杉杉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大有“all in锂电材料”的架势 。
本文插图
只是没想到 , 仅仅两个月之后 , 杉杉股份又大举跨界LCD偏光片业务了 。 杉杉股份的行为引发监管层注意 , 公司收到问询函 , 需说明跨境、跨行业购买资产的合理性 。
本文插图
截至目前 , 杉杉股份尚未回复 , 但公司股价已经“先跌为敬” 。 6月23日开盘 , 杉杉股份迅速跳水 , 盘中最大跌超9% , 截至收盘报11.6元 , 全天下跌5.69% 。
本文插图
在痴迷跨界的同时 , 杉杉股份还迷上了炒股 , 貌似炒股技术还不错 。 2019年年报显示 , 公司抛售宁波银行(002142.SZ)股票获得投资收益约8.17亿元 , 说白了就是炒股赚了8个亿 。
需要指出的是 , 杉杉股份2019年归属净利润为2.7亿元 , 也就是说 , 倘若去掉炒股所得 , 公司净利润实际是亏的 , 锂电材料巨头竟然靠炒股拉升业绩 , 这就尴尬了 。
推荐阅读
- 中油财经网|局势变了!5月,中国成德国最大出口目的地,美国降第3……
- 环球老虎财经|光伏龙头福斯特再创新高,高管却套现34亿!
- 阁屋财经|又一“民族品牌”辉煌不再?曾家喻户晓,被外资收购,现走下坡路
- 点掌财经|捞钱的日子又来了!牛市2.0?
- AI财经社|上市即巅峰?中芯国际三个交易日市值跌去近千亿,被疑中石油第二
- 期汇金|百味财经:油价因担忧新病例急升而下跌
- 蓝鲸财经|赛福基因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助力诊疗一体化新布局
- 财经涂鸦|TCL科技的戴维斯双击
- 第一财经|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115个基点
- 第一财经|险资可加仓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