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中国金融》|建立更紧密的产融协作关系( 三 )


首先 , 从盈利能力看 , 在不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 金融机构一度存在较高收益率现象 , 但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多 , 市场竞争加剧 , 金融行业利润率一直呈下降趋势 。 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 , 因此 , 需要采取更多的监管约束政策 , 使部分社会成本转化为金融机构内在的经营成本 。 特别地 , 金融业务发展有很强的顺周期特性 , 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必须通过跨周期评定 。 很多国家是通过破产倒闭显现这样的成本 , 如美国近几十年出现了相当数量银行机构的破产倒闭 。 在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速时 , 金融机构曾经有较高好的盈利 , 成为吸引很多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的重要动因 。 如果考虑到跨周期发展的经营损失和监管措施的进一步完善 , 监管套利机会减少 , 则金融机构也只能获取社会平均利润率 。 各企业只有集焦主业 , 更加注重专业发展 , 才能在本行业中取得领先优势 , 这是企业提高生存能力之基石 。 任何行业只有具备领先优势才能获取更好的收益率 。 在我国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 , 制度设计应该推动我国各类企业集中主业发展 , 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
中外企业发展经验教训启示我们 , 各类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在这个领域的研发优势 , 来自于对所处时代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 当今金融业务发展越来越复杂 。 例如 , 从银行机构来说 , 传统的存贷、支付清算业务正在被新的理财、直接融资、现金管理等方式所取代 , 银行依靠牌照的特许权价值获取传统的息差收入及中介收入的时代正在发生变化 。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使用甚至取代了银行中介作用 。 我国金融业越来越开放 , 将面临来自全球机构的竞争 , 我国金融机构必须有更敏锐的反应能力 , 才能应对未来市场的挑战 。 同样 , 实业企业也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 , 才能提升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 。 金融机构和实业企业都面临全新的竞争压力 , 都需要聚焦主业 , 加大投入以应对新技术的挑战 , 要以更快的频率持续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 如跟不上节奏 , 就会遭市场淘汰 。 业务边界越开放 , 越难以实现在创新研发上持久的高强度投入 。
公司治理机制是决定机构生存的核心要件 。 金融机构与实业企业有不同的行业特性 , 有不同的规模经济边界 , 有不同的业务机会和风险影响因素 , 需要不同的公司治理体系和管理方法 。 经营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相关行业的资历、历练才能形成对行业发展良好的判断能力 。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市场敏锐度需求 , 要采取不同的激励约束机制 , 维持机构发展收益和风险的平衡 。 从理论上讲 , 金融资本循环链条短 , 而产业资本一般循环链条长 , 所以 , 一般认为金融资本要关注从短期利润中的获利 , 而产业资本需要依靠长期投资获取收益 , 由此决定了两类机构的经营管理层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 。 在实现了控股、参股后 , 如果两种机构间没有董事会层面的交叉或管理层方面的融合 , 就很难实现相互间的协同效应 , 而一旦有较深程度的参与或融合 , 由于存在行业差别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 可能形成不合拍的决策建议 , 极端情况下 , 会出现违规的利益套取 。 违背规则的一时之利不会拯救企业 , 往往是导致企业走向衰败的肿瘤 。
探索深入合作的方式 。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具有很强的相互依存关系 , 形势的发展变化越发显示出 , 通过建立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也许更有利于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 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持久健康发展 。 在企业内部 , 通过集中财务运作 , 实现全球资金的集中管理 , 使企业涉及的资金流与生产、销售的物质流能够更好匹配 , 这有利于各企业资金配置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 。 在此基础上 , 企业与金融机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探索高效、紧密的协作 。
一是在洞悉行业发展的图景中找到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 各企业应该基于对历史教训和行业发展特性的分析 , 认真评估在新的环境下直接持有或投资金融机构的合理性、必要性 , 是提升主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会分散精力?如何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更稳固、高效的合作助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加深对彼此行业发展的认识 , 关注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才能做好战略取舍 , 为专业化合作创造更好的认知基础 , 寻找合作最大公约数 。


推荐阅读